含中文直書排版及 含中文造字的圖檔字:【 】。 德 公 博三字 皆有造字圖檔【 】。 下載網頁文章須將圖檔字【 】以圖檔格式另行存檔。 再插入文章中正確位置即可完整呈現。

2008年9月8日 星期一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敘)


人生指南

書曰 天降下民 作之君 作之師 師者 所以教萬民而納諸軌物者也 我中國自老孔而後 而道教 儒教以興 由漢迄明 而釋教 回教 耶教 先後繼起 煌煌乎五教並立 各秉天然之正氣 初無彼此邪正之分 不過時地不同 種族各別 因而各宗其教 各寶其傳耳 夫儒家之忠恕 釋家之慈悲 道家之感應 耶教之博愛 回教之清真 不外成人成己而已 惟五教經傳所載 皆倫常日用之大端 而於身心性命之真諦 則皆隱而不發 待人體會而得 是以流傳日久 教義愈湮 門戶攸分 出奴入主 儒非真儒 釋非真釋 而道耶回亦皆失其真 此五教聖人所不成料者也 今世三綱淪 九法斁 人不人 而國不國 致使天災人禍 相繼迭乘 余不忍坐視 願濟斯民於塗炭 因集合五教精蘊 括以廿字曰 
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
博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
組織團體 從事研究 定名為宗教哲學研究社 蓋本上天好生之德 古聖遺傳之教 綜儒 釋 道 耶 回 而一以貫之 凡入社者 不論為男為女 皆以廿字為主旨 因此廿字 乃天地一元之理 流行之氣 懸於太空而無形 附於人身而莫外 果能人人遵守 則成人成己 內外兼修 不獨為本社之忠實同道 抑亦五教聖人之衛道干城也 因綴數語 以儆之曰 天視至明 天聽至聰 無偏無黨 賞罰大公 念茲在茲 有感斯通 民國十九年歲次庚午夏六月蕭始昌明識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忠)


中心為忠 忠者 盡其中正之心之謂也 當君主時代 君有過則犯顏直諫 是為忠直之臣 國有難則事死不辭 是為忠節之臣 斯二者 無非保全民生 顧全國體 而不以個人之利害為利害也 今本社教人以忠字為首 蓋人必忠於國 忠於家 忠於朋友 忠於事事物物 而後可以謂之人也 觀乎草木之類 忠於四時 禽獸之倫 忠於卵育 天地之大 忠於氣候 日月之明 忠於晝夜 惟人最奸巧 最詭詐 交朋待友 處世接物 常不能盡其忠心 噫 人固非天地日月所可比 而何草木禽獸之不如也 古人云 良馬比君子 耕牛比丈夫 此言牛馬之效忠於人也 人兼天地之正氣 一言一語 一舉一動 可不以忠為首務乎 一人盡忠 千萬人盡忠 眾志成城 牢不可破 心本實心 足踏實地 有何事業之不可成也 況忠之一字 乃天地之剛氣 無堅不破 無物可當 以之治心而心正 以之治家而家齊 以之治國而國固 望我男女同胞携手接踵 互相規正 同以忠字為前提 有此一忠 而廿字即有下手之處 入門之方矣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恕)


如字心字 合之為恕 故恕者 我之心亦如人之心 人之心亦如我之心 恕己恕人 兼恕萬物 此恕字之義也 論語曰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大學曰 所惡於上 無以使下 所惡於下 無以事上 所惡於前 無以先後 所惡於後 無以從前 所惡於右 無以交於左 所惡於左 無以交於右 此數語無非發明推己及人之恕字也 俗云「上半夜想自己 下半夜想別人 」又云「做事要將心比心」蓋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譬如金錢 我心所欲得之者 他人亦欲得之 譬如恥辱 我心所不願受者 他人亦必不願受 人能處處將心比心 而恕字之義得矣 當今之世 父不恕子 而以暴虐施之 子不恕父 而以忤逆對之 兄不恕弟 而無友愛之情 弟不恕兄 而有爭鬪之事 友朋如此 族戚亦如此 一鄉如此 一國亦如此 利己損人 弱肉強食 安得而不亂乎 今本社以忠恕二字為首 因今之人 萬難感化 特為苦心開導 必有省悟之日 即或不能省悟 而爾自爾 我自我 無足怪也 此亦恕之道也 若師不恕弟 則責備求全 而道不廣 弟不恕師 則忘恩背義 而道難成 故師果能恕 弟必醒之 弟果能恕 師必喜之 吾願世之為師者 以恕為心 其弟不敬而自敬 世之為弟者 以恕為心 其師不傳而自傳 無師無弟 一致將其不恕之心 改之為恕 以淺義言之 則待己待人 秉乎大公 以深義言之 則又無人無我 渾無色相也 本社集合萬聖精微 恕却前日之非 但求今日之是 恕字之道至矣 願此後男女同胞概以恕字為心 由小而推至於大 貫徹萬類 無有間隔 夫天生萬物 惟人最靈 人旣為萬物之代表 待物能恕 則氣化相感 萬物接踵而隨之 天地亦隨而清明之 坦然蕩然 化濁亂世界以為清平世界 天地萬類不遭斯刼矣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廉)


廉字有二義 如貨物之售 價錢不貴 名曰價廉 金錢之得 非義不取 名曰廉潔 故廉為崇儉之本 不廉則奢 而儉德從此失焉 廉為立節之原 不廉則貪 而節操從此喪焉 廉為正心之由 不廉則亂 而心術從此壞焉 廉為公德之根 不廉則私 而公道從此破焉 楊震守四知之戒 伊尹慎一介之取 皆廉潔之心有以致之 故人之存心 不可不以廉為之本 人之作事 不可不以廉為之根 倘廉字不守 則節儉公正四字亦隨之而亡矣 近來世風不古 人心日壞 寡廉鮮恥者 比比皆是 而守廉尚公者 百無一焉 此本社之立 特以廉字為準則也 願我同胞 勉而行之 互相勸導 倘合全世界之人 皆以廉相尚 則天下之安 國家之治 可操左券矣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明)


明者正大光明 通達明白 即孔子所謂生而知之 並非學而知之也 人自少而壯而老 皆由光明之境而入黑暗之鄉 彼其聰明才智 自以為明 實則愈明而愈暗也 何也 人當初生之時 茫然懵然 不知有是非善惡 不知有光明黑暗 此乃真元之體無色無相無黨無偏 其不明之明 正所謂大明也 及夫稍長 受濁氣之傳染 四刼之銷磨 而日近於黑暗矣 四刼者「酒」「色」「財」「氣」之謂也 人生在世 何能免此四刼 要不外乎一正而已 「酒」者古人以為祭祀之用 應酬之品  人所不可少者也 今之君子 溺情於酒 以亂其性 殊不知性稟於天 亂性即以亂天也 故好酒之人 每每貽誤大事 顛顛倒倒 悶悶沉沉 何能明心以見性耶 是以酒之為飲 宜少而不宜多 「色」為悅目之具 君子無不好之 目之所見皆為色 而人以為邪淫之樂 豈不誤乎 夫婦之道 倫常之端 豈可乖亂 必以禮防閑之 以道節制之 樂而不淫 正而不邪 君子之道得矣 「財」為養命之原 能濟人亦能誤人 能利人亦能害人 蓋財本流通之物 祖父聚而不散 其子孫必遊手好閑 消耗於花街酒肆 及一切不可思議之事 此有財反不如無財之明證也 其利人者在於博施濟眾 廣行公益 而可成自己之德 立自己之功 以功德遺子孫 與以錢財遺子孫 相去有千萬倍也 總之財以養命 人所不可少 但在勿貪多 勿損人 安其本分 合乎公義而已 「氣」乃一本源流 亦人所不可少 然氣有清濁 清者為正氣 上與太虛相通 濁者為邪氣 下與陰霾相通 凡人一切暴氣 皆是無名妄火 火發則燃 於精神大有妨碍 是故孟子養其浩然之氣 至大至剛 上列四端 皆係教人由黑暗以入明光 光明者清淨之體 透徹貫通 自然明白 為聖為賢 為仙為佛 亦不過如是焉 於今社會之人 皆以「酒」「色」「財」「氣」為重 好惡亂其中 利害奪其外 不能見微而知鉅 良可惜也 又有修煉之士 辭父母 拋妻子 以圖一己之超昇 是乃不仁不孝 豈可成仙成佛乎 稽之古書所載 並無不遵廿字 而可成仙佛聖賢者 佛祖亦有父母妻子 聖賢亦同 未聞有拋棄之者 古人云 大孝格天 天非有物 即我是也 我何為天 即心是也 人能無背於心 即無背於天矣 道書有云 天為大天 人為小天 天有三百六十五度數 人有三百六十五骨節 天有四時八節 人有四體八端 故人身血脈週流 即是週天一轉也 天有週天 人身亦有週天 天有日月 人生亦有日月 天能明而人獨不能明者 因物慾蔽之也 風雲蔽天而天不明 物慾蔽心而心不明 今人欲去物慾以求其明 則在削去「酒」「色」「財」「氣」四字而已矣 豈有他道哉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德)


德字古作悳字 從直從心 取其直心之義 直心者 蓋言人貴本其中和之理 發為正氣 上通於天 下達於地 易所謂與天地合其德是也 夫天有好生之德 而天不崩 地有成物之德 而地不傾 人能修德以配天地 則精神不死 而可與天地參矣 近世道德陵夷 人心不古 聖人之德 已無遺存 浩刼之來 瀕於眉睫 有志之士 竟不一見 本社提倡德教 求忠實前輩 指示廿字精微 救此危亡之世局 出生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實所幸也 夫德者眾善之稱也 故婦人有三從四德 君子有五倫八德 八德者 即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謂也 人有一善 斯有一德 有百善 斯有百德 故有公心者 即為公德 有仁心者 即為仁德 德無定位 隨一善而名之 嘗聞德乃道之本 苟不至德 至道不凝 是以人欲修道 不可無德 即如天地鬼神 草木春秋 皆有德於人 為人所不可忘者也 何也 人為天地所生 又為天地所養 苟天地昏亂 則寒暑不定 人必多災 鬼神者歲月日時 各有司責 吉凶禍福 各有職權 推濛別霧 亦德之至也 春秋執四時之柄 草木有利人之功 皆人所不可少者也 然此四者 非人有德 不足以感之 蓋人不修德 則天地紛亂 刀兵時見 春秋顛倒 水火不調 神鬼夜號 瘟【】時降 是皆無德之所致也 方今天地無主 悲憫之士少 造亂之人多 人居三才之一 能修其德 上可以正天 下可以定地 中可以悅鬼神而利萬物 是豈在於他求哉 蓋我心無有違背 則天心自順矣 我心無有缺陷 則地膽亦寗矣 君子好德 坦然其心 太上立德 無人無我 人能以貪財愛色之心愛其德 以沽名釣譽之心據於德 其德至矣 德旣至 則由一德發揮二三德 而千百德皆可貫通以入焉 今本社立旨 以德字為主 良以德之一字 語乎其小 匹夫匹婦之所能 語乎其大 雖聖人有所不能盡也 書曰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 中庸曰 不偏之謂中 不易之謂庸 中庸大道 五教之所共宗 聖凡之所同具 願我有志君子 以此為入德之門焉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正)


正字從一從止 即止於一之謂也 大學曰 為人君止於仁 為人臣止於敬 為人子止於孝 為人父止於慈 與國人交止於信 皆止於一也 即所以為正也 又曰心有所忿懥 則不得其正 有所恐懼 則不得其正 有所好惡 則不得其正 有所憂患 則不得其正 蓋忿懥恐懼好惡憂患 皆失其心之一 而不得其正也 故為君者正身以正朝廷 正朝廷以正百官 正百官 以正萬民 萬民正而天下無不正矣 孔子言修齊治平之要 必推本於誠意正心 誠意正心云者 不起纖微之私意 不起毫末之曲心 目無邪視 口無邪言 耳無邪聽 足無邪行 且又正其衣冠 正其顏色 如孔子之居鄉 席不正不坐 割不正不食 伯夷之交友 其冠不正 望望然去之 斯則可謂之正人君子矣 有云正直之人 難免受小人之欺謗 當此末刼之時 四生六道 轉入人曹 固不免為正人之害 然四生六道 皆稟於彎心曲性 若人則本來原質 溫良中正 其處於世 必有一番正氣 非彼四生六道所可比 語云 邪不敵正 即此意也 近數百年來 人禽同居 正直之道消磨殆盡 然以世界之大 豈真無一正直之人 奈群魔廣布 正人無可立足 不得不隱以求志 亡以保身 是以正氣消亡 魔風日熾 幾有不可收拾之勢 今欲伸張正氣 必須推己及人 由精正之氣 化為原正之氣 由原正之氣 化為剛正之氣 剛正之氣日伸 則邪魔之氣日縮 而刼運化為烏有矣 先正云 和氣致祥 乖氣致戾 人能煉成正氣 則五風十雨 萬魔星散 人心由邪以轉正 世運由衰而轉盛 有何天心之不可挽 人事之不可移哉 抑有進焉者 人苟正己以正人 正人以正物 則正氣流行 可由吾身之氣 以通天地之氣 由天地之氣 以通太虛之氣 氣氣相融 隨所感而應之 故人即神 神即虛 虛即道 分之則為萬 合之則為一 此其理難明 非有以考證之不可 考證之法為何 即如吾有救治之方 不需一藥 乃係感應也 傳曰 神 聰明正直而壹者也 我能正直 我即神也 以我心而合神意 以神意而合天心 豈不如響斯應乎 但濟世之方 有效有不效 因其人有正與不正之別也 正則神可感而生效 不正則神且惡之 安能手到而病除哉 此則世人之所宜考究者也 今世傳教之士 頗不乏人 有云彼正者 有云彼邪者 不知教無邪正 亦無是非,惟在人之心正與否而已 諸君子以為然否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義)


朱子云 義者心之制 事之宜 韓愈云 行而宜之之謂義 義方之道 原出於天 故大義可以參天 大義者 捨身不顧 如關羽之以義殺身 至公無私 若周公之大義滅親是也 夫義利之關頭 即為聖狂之路口 孟子云 夫義路也 惟君子能由是路 石子云 義者宜也 為所當為 謂之義 如為子死孝 為臣死忠之類 皆義之大者 豈獨朋友之交 不能違乎義哉 孟子七篇 皆講仁說義 古有義犬之文 義馬之賦 走獸尚能死義 人豈不可為之 陳雷管鮑 交之以義 桃園三友 結之以義 秉燭達旦 守之以義 此其人千古不朽 為聖為賢 皆不外一義字工夫也 我輩豈不能言效古人 君子行義 生死不辭 故孟子曰 生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義者也 此大義之所以難能也 然有匹夫匹婦之所能者 人於宗族鄉黨之中 見有貧而不能婚嫁殯葬者 則量力以助之 見有遭遇災難 衣食不給者 則解囊以施之 見有含冤負屈 而不能伸者 則出力疏解 主張公道以白之 其他修橋修路 施藥施棺 及廣行方便 皆義也 孔子曰 見義不為無勇也 大哉聖人之言矣 今世有訂立蘭譜 誓同生死者 彼皆自以為義 乃今日訂譜 明日圖殺 試問諸君 其義安在 雖古有殺身以成義者 彼皆行乎心之所安 非有強迫以行之 設計以陷之也 噫 是殆有傷於義 而即有負於天也 吾願有志君子 見義勇為 以丈夫之氣 充乎其大 入乎其微 浩浩乎其天 蕩蕩乎其地 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文天祥曰 三綱實繫命 道義為之根 義之關繫 豈淺鮮哉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信)


信為立國之基 立人之本 故孔子曰 民無信不立 又曰 人而無信 不知其可 夫信字從人從言 謂人之出言 必須真實 不可稍有虛偽也 虛偽者 言不顧行 行不顧言 親友不相倚託 鄰里不相敬恭 虛言詐語 無人聽從 何者 蓋一次失信 則啟人疑 二次失信 則惹人恨 恨則眾叛親離 人皆不與交接 是乃自賤自棄 而不自居於人類也 不亦大可惜哉 吾嘗考之天地之道 不外一信 日以信出信入 南北有極 故人皆以為則 月以信生信死 朔望有常 故人皆以為準,列星有信 運行不差 時序有信 代謝不亂 故聖人取之以為政 人能法天地之信以為信 則無愧於三才矣 易曰 誠信存存 道義之門 吾人欲修其道 必於信上著手 蓋信義立而道自在矣 昔人有言 大奸似忠 大詐似信 信與詐雖大不同 然苟外裝誠信 內懷奸詐 則他人受其愚 罹其害 而不覺 終亦未有不知者 呂氏曰 受欺之害 身害也 欺人之害 心害也 哀莫大於心死 而身死次之 呂氏斯言 蓋謂人而無信 即為心死 其害比身死為尤大也 是以季布一諾千金 侯嬴一言為重 皆不敢失信於人 致取欺心之害 此無他 心即天也 有負於心 即有負於天 人欲全性以全天 可不於信字加諸意乎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忍)


聖人造字 於忍字從刄從心 蓋謂人當拂意之時 心如刀割 不得已而忍受其痛也 今人不知忍義 或以為迂 或以為懦 及至橫逆相加 因一朝之忿 小而搆怨於一時 大而貽禍於終身 甚至傾家覆產 累及父母妻子 其為害可勝言哉 孔子云 小不忍則亂大謀 佛家六度萬行 忍為第一 老子教人忍難忍之事 三教聖賢 皆以忍為治身應世之法 足徵忍之一字 為人所不可忘也 邵康節曰 君子忍人之所不能忍 胡文定曰 人能常忍得身安 石子曰 忍字心中一個刀 不忍分明把禍招 是以張公藝九世同居 唐高宗問其故 公藝書忍字百餘以進 雲谷禪師自稱百忍頭陀 大覺真仙 自號忍辱山人 真德秀大書忍字於室中 凡遇拂意之事 即散步徘徊其下 秦郵王遍題忍字於四壁 人以非理相加 擧目見之而即忘 鄧孝廉佩忍字以隨身 明彰其德 陸處士勒忍字以勸世 陰注其功 元自實忍一時之忿 寃仇立解 莫氏子忍群小之侮 險難頓消 長沙太守持忍字以化民 百姓因之而息訟 浦江鄭氏用忍字以傳後 子孫奉之以為箴 由此觀之 千古聖賢 言論行事 前後一轍 可見忍之有益於人而不可須臾離也 謹按湟盤經 昔有人讚佛為福德相 或問曰何以見之 曰打而不嗔 罵而不怒 非大福德相乎 今人不知忍為福德相 本身恥之為受辱 旁人笑之為懦弱 此嗔心所由起也 要知辱不辱在人 受不受在我 聞諛言而喜者 是受諂也 聞詬言而怒者 是受辱也 心能不受 耳聽何傷 如火燒空 如風吹地 人當受打受罵時 但起念曰 彼來成就我之福德相而已 榮孰甚焉 如此則忿戾之氣消於烏有 寬容之度 出於自然 融融渾渾 藹然如在春風和氣中 此等境界 祇向度量寬弘處 便嬴得自在快活來 人能領略 則一生受用不窮矣 然上所述 皆吾人處世接物之法 若言乎佛 則更有進焉 何者 昔如來佛 被哥利王割截身體 節節支解 當是時 佛無人相 無我相 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 不生嗔恨之心 夫人以辱施於我 而我能忍之 是猶有人我之見 榮辱之分也 而佛則無人無我 無榮無辱 有何忍耐之可言 吾輩能修持到如此境界 豈非今日之如來乎 凡人所難能之事 我能不畏難苦而為之 是亦忍也 能忍則能柔 能忍則能弱 老子曰 弱勝強 柔勝剛 是可知天下之事 皆成於忍 而敗於不能忍也 嗚呼 自世之衰 人皆習於驕橫暴戾之行 而無忍讓謙和之德 任其情 使其氣 非獨鄰里宗族鄉黨之間 每因一言肇衅 即父母兄弟妻子之類 常以小事生離 是豈尚有人心哉 故揭忍字以警之 俾社會男女 縱不為如來古佛之人我兩忘 亦或如以上前人之勛業彪炳焉 豈不幸甚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公)

 
公者無人我之分也 人惟無我 則公而不私 人惟有我 則私而不公 故公與私相對 人與我相對 小人為一己之私 知有我而不知有人 聖人以天下為公 知有人而不知有我 故私之一念 起於我見太深 公之一字 即在無人無我 無人無我者 即物我無間之謂也 呂氏云 無間則仁 有間則暴 無間則與萬物為一體 烏得而不仁 有間則獨私其身 烏得而不暴 是公私二字 乃仁暴之所分也 吾嘗思之 私生於愛 而害愛者莫如私 故人莫不愛其身也 旣愛其身 則衣食居住之所以衛吾身者 而吾私之 私之不已 而禍患出焉 人莫不愛其子孫也 旣愛其子孫 則珠玉金銀之所以遺子孫者 而吾私之 私之不已 而事變生焉 秦始皇築長城以備胡 為子孫帝王萬世之業 其所私於子孫者 非不周且密也 乃天厭其私 一傳至二世而滅 晉桓叔盡殺其兄之子孫 而以國祚傳於己子 其所私於子孫者 非不詳且盡也 乃天道好還 其子孫皆死於讒慝 此皆以私害愛之明證也 老子曰 聖人後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耶 惟其無私 故能成其私 夫無私即公也 而何以成其私哉 歷觀古之聖人 大道為公 無有顧其身家之私念 及功成德立 宗廟享之 子孫保之 非所以成其私乎 今有金錢於此 吾苟認為世界公共流通之物 以之擧辦公益 此則錢可以永遠存在 天下後世 皆謂吾為公德之人 若吾據為私有 將金錢作為個人之私用 或即遺之子孫 則終化為烏有矣 故私曲者 終難逃乎天理之公 而公直者反有以成其一己之私也 傳曰 天無私覆 地無私載 日月無私照 霜露無私降 此言天地之大 不外乎公也 天惟至公 故生萬物而不自生 地惟至公 故養萬物而不自養 然天地雖不自生自養 而萬物生長以後 其元氣仍還於天地 是天地之生萬物養萬物 即所以生自己養自己也 苟使天地不公 徒為自己 不以萬物為一體 則天地亦成為區區之一物 安足為天地哉 聖人與天地合德 大公無我 以天下為一家 中國為一人 幽明也 物我也 混沌同流而無間者也 幽明無間 故無神與人之分 物我無間 故無人與己之分 無人與己之分 則天下之人人物物 皆吾同胞也 安所往而不公哉 呂氏曰 古之得天下者 眾矣 其得之也必以公 其失之也必以偏 故洪範曰 無偏無黨 王道蕩蕩 無黨無偏 王道平平 陰陽之和 不長一類 萬物之主 不私一人 伯禽問治魯 周公曰 利而勿利 蓋言治魯之道 務在利民而勿自利也 荊人有遺弓者 而不肯索 曰荊人遺弓 荊人得之 又何索焉 孔子聞之曰 去其荊而可矣 老【】聞之曰 去其人而可矣 在孔子之意 以為人得之而已 何必荊人也 老【】之意 以為天下得之而已 何必人也 故老子則尤公之至也 天地大矣 生而弗予 成而弗有 萬物皆被其澤 得其利 而不知所由始 此天地之公 所以長久而不敝也 今人不解公義 陷溺於富貴功名 沉淪於聲色貨利 陰謀詭計 不顧損人 馳逐紛拏 徒求利己 卒之 天眼恢恢 疏而不漏 積資鉅萬者 不數年而鬼神發之 去而弗返 連陞顯仕者 不轉瞬而天地忌之 墮為下流 甚有斷子絕孫者 甚有跛足盲目者 私之為害 豈淺尠哉 
 

2008年9月7日 星期日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博)



博者廣也 大也 廣大慈悲 廣大靈感 皆博之義也 子思云博厚配地 又云溥博如天 此言聖人之道 浩大宏博 如天之覆 如地之載 而不可窺其涯際也 耶穌傳教 以博愛為宗旨 彼其用意 無非欲將仁愛之道 流傳大千世界 俾世界之人 愛己愛人 無有差別 此乃耶穌之志也 夫耶穌救世 以隻身遊歷亞歐各國 所到之處 皆以救苦為本 教人為懷 考其言論 亦不外群賢列聖之常經 三綱五常之大要 故其入教之士 本其天之所賦 盡力化人 此耶教之所由大盛也 今世之人 有一長技 秘而寶之 恐其傳之旣廣 於己身大有不利 又見有師授其弟 必留一秘訣 恐其弟子高出於己 又見有創道之士 每每慳吝不傳 叩其故 則云天機不可漏洩 天道不可濫傳 不知天道無私 人生賴以養 草木賴以滋 禽獸賴以育 初無彼此之殊 噫 持是說者 皆不明乎博之之義也 自古聖賢 身處廿字之中 神遊廿字之外 所謂廿字之中者 曰忠曰孝曰仁曰義曰信曰忍 皆擧一善以立名也 所謂廿字之外者 統忠孝仁義信忍諸美而一之 且又大而化之 由一己以推之於萬物 由一時以推之於萬世 至廣大而盡精微 極高明而道中庸 邵子曰 超然環中 得其象外 程子曰 放之則彌六合 博莫博於此矣 且夫博之云者 即孟子善推所為之旨也 孟子言治道之要曰 天下之本在國 國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大學言平治之要 必推本於修身 故身者萬事之始也 人能由本身做起 自家而國 漸推漸廣 自人而天 愈感愈應 由是物以誠格 天以人化 刦殺不聞 瘟【】不見 盜賊不起 水旱不災 黑暗世界 變為光明世界 豈不善乎 孟子曰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 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 無他焉 善推其所為而已矣 博之一字 不外於推 能推則能博 是故義貫穹蒼 義之博也 仁周萬物 仁之博也 萬邦協和 和之博也 天下為公 公之博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孝之博也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慈之博也 與天地合其德 德之博也 與日月合其明 明之博也 質諸鬼神而無疑 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 忠與信之博也 廿字之中 能推廣一字 斯有一字之效驗 近世物質競爭 專重科學 而謂神道為無憑 不知科學亦由研究中得來 其原理亦不外陰陽五行光聲氣化之妙 神學亦然 科學神學 無有分別 未入其門 不知其所 吾願有志君子 合科學神學而並講之 則天人一氣 陰陽一理 而無愧於博學大儒矣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孝)


古有孝經一書 詳言倫常之道 蓋倫常一日不滅 即天理一日不亡 故倫常者 天地之理之所載 即天地之氣之所行也 倫常有五 以父子為首 故古人以孝為百行之先 今人不知孝道 其病根在於不知父母之恩 非不知父母之恩也 知之而不十分切實 故雖有孝順之良心 却又被貨財妻子所損壞 而又無人提醒 是以一片孝心 長為私慾所隱伏而不得伸 此乃世人不孝之病根也 茲吾略言父母之恩 以為天下告焉 人試思未有身體之前 果何人所生 旣有身體之後 果何人所養 饑餓也何人乳哺 寒凍也何人衣裹 啼號也何人保抱 溲溺也何人盥洗 痲痘病症也何人醫救 飲食言語也何人教督 仔細思之 而父母之恩可知矣 父母一團心血 必完全用於子女之身 而後得以成立 故十月懷胎 三年哺養 為父母者 不知受多少艱難困苦 擔多少駭怕憂愁 偎乾就濕 捨己救兒 水火湯刀 關心掉慮 時乎嘻笑 則心為之喜 時乎啼哭 則忍耐其煩 己未飯而先防兒女之飢 己未眠而先調兒女之宿 饑飽必期得當 冷暖尤恐失宜 一旦遇有疾病 為父母者 不謂子之幼弱難養 反怨己之調理失時 採藥求醫 禱神問卜 恨不得將身代替 若或出外遠行 父母亦常牽心罣意 卜問歸期 即果早去遲來 亦必倚門而望 此皆父母生我育我撫我教我厚我望我之恩情 人所不可一日忘者也 至於成立 則又延師教讀 不惜俸金 擇配完婚 多耗經費 甚或苦積資財 購置田宅 以為子孫衣食居住之計 故父母自壯而老 一生一世 經營籌畫 無一非出於愛子之心 噫 父母畢生精血 盡銷磨於子女之身 及子女成立 而父母日漸衰老 倘不及時孝養 父母之恩 將何以報耶 俗云養子防老 積穀防饑 父母之千辛萬苦 以教養其子 無非望其子之卓然有成 為老年侍奉之計 乃世人不體其意 不念其恩 反謂父母為造人之機械 其生養 其教誨 其婚嫁 皆事之所當為 無所謂恩 亦無所謂報 不知羊有跪乳之仁 烏有反哺之義 禽獸尚能報本 而人反忘其父母之恩 不知孝養之道 豈非禽獸之不若乎 凡人在初生之時 一刻不離父母 及半年一載 能認人面目之時 在父母懷中 則喜 若別人抱之 則啼 自三四歲至十四歲 饑則向父母求食 寒則向父母索衣 以前時日 人人皆知親愛父母 及至娶有妻妾 增出房中幾許恩愛 則與父母間隔一層矣 及至生有子女 增出膝前幾許恩愛 又與父母間隔一層矣 幸而遇賢孝之妻子 則猶為家庭之福 若遇不賢之妻 不孝之子 彼則於枕邊論姑舅之短長 此則於膝下談公婆之厚薄 三言兩語 蓄怨心頭 反覺父母為不是 日深月久 妻子漸親 父母漸疏 妻子漸厚 父母漸薄 於是心目中祇知有妻子 不知有父母 妻子之凍餒必調理 父母之凍餒若罔聞 妻子之疾病必醫治 父母之疾病且放棄 衣裳飲食 先妻子而後父母 微疵曲過 恕妻子而責父母 噫 試思十四歲以前 何曾有妻 何曾有子 試思二三歲以內 何事非父 何事非母 俗語云 飲水記前情 不有父母 安有我身 不有我身 安有妻子 水有源 木有本 仔細思念 則前此之生育我者父母也 撫字我者父母也 教誨我者父母也 婚配我者父母也 父母非馬非牛 而為我勞苦一世 父母非奴非僕 而為我經營一生 父母之於我 有如此大德深恩 而我反謂父母為造人之機械 反謂父母之生養教誨 本其分所當為 是真禽獸之不若矣 吾觀天下不孝之人 父母或需一物,則生慳吝之心 殊不知我之身體 原為父母所生成 何況身外之物耶 父母吩咐一事 則生推諉之心 殊不知君欲臣死 不得不死 父欲子亡 不得不亡 死亡尚且不避 何況勞苦易為之事耶 吾又觀天下不孝之人 父母責罵一言 笞打一杖 則嗔之恨之 甚至怒目反拳 使父母呼天籲地 及遇權貴之人 則甘心受其辱罵而無言 噫 使能以趨承權貴之心 趨承父母 則性氣自然和平 而孝心即於此發動 然又非所云孝也 不過免觸父母之怒而已 夫父母之罵我打我 無非責望成人 並非含有惡意 即或老耄昏瞶 非理相加 為子者亦當欣然領受 不敢稍有恨心 蓋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即令父母有所不是 而為其子者 不能以是非之理相繩也 吾又觀天下不孝之人 對妻妾則和顏悅色 對父母則暴氣粗言 對兒女則痛癢相關 對兄弟則秦越相視 殊不知父母在前 妻妾在後 失妻妾則可再娶妻妾 失父母不能再有父母 又不知兄弟在前 兒女在後 失兒女可以再有兒女 失兄弟不能再有兄弟 石子有言 人能以愛妻妾之心愛父母 則無有不孝 人能以疼兒女之心疼兄弟 則無有不友 能孝能友 而人子之道得矣 是故曾子之事親也 其妻蒸梨不熟 而欲出之 張範之遇賊也 將子代姪 以延其兄弟之後 於此可見父母之與妻妾 兄弟之與兒女 其輕重有天淵之別也 且夫孝之一字 自其大者言之 則自立身以至於仁民愛物 其事業固非常人所能 而自其小者言之 則一在養父母之身 一在安父母之心 斯二者 乃人子之所易為也 何謂養父母之身 蓋父母之身 乃吾身之所自出也 吾知愛吾之身 而不知愛父母之身 是舍本而逐末也 但養身可分為四:
(一)曰飲食 凡奉親者 無不欲力求珍饈 羅列甘旨 在富貴之家 固易於措設 若貧門賤戶 菽水可以承歡 故家常蔬菜 祇要味汁調和 生熟中節 不可任意潦草 若有美食 先奉父母 但能博得父母一日之歡 即為人子一日之孝 至於年老氣衰 脾胃虛弱 所陳食品 必需香美軟熟 易於消化之物 若生冷粘膩 堅實難化者 則不可進之 以生其病 此飲食之不可不調理者也 
(二)曰衣服 凡富貴之家 固不難採辦錦繡 若寒素之子 即平常布服 祇需冷暖合宜 換洗周密 亦可以安慰父母 古人有以磚灸熱 布包置於足後者 有以錫造壺 熱水置於被內者 因年老人火氣不足 遂以他物溫之 亦曲禮冬溫之意也 漢黃香年方九歲 夏則以扇拂其父母之床 冬則以身煖其父母之被 太守劉護表而異之 彼以年小行孝 況年長而不知乎 此衣服之不可不調理者也 
(三)曰起居 為人子者 必需時時關注 凡江湖風浪 危橋險岸 雨雪霜霧 清晨黑夜 不可令父母輕往 喪祭鬪訟憂愁及勞心費力之事 不可令父母去行 若為喜慶安逸快樂之事 則多勸行之 父母之所喜者 如念佛談禪招飲閒遊之類 則亦多勸為之 其行住坐臥 必需顧料扶持 使父母安閒自在 快活度日 即為人子盡心之處 至於美宮室 則令父母居之 美器物 則令父母用之 凡父母之所好者 則張羅以致之 父母之所惡者 則自受而用之 此起居之不得不調理者也 (四)曰疾病 父母年老氣衰 容易受病 病則加意調攝 小心奉侍 左右相隨 不可稍離時刻 飲食藥餌 親自為之 不可委諸奴婢 昔漢文帝母后有病 湯藥必親嘗之 何況士庶之賤耶 父母在病中 有污床褥 為子者 必勤勤拭換 不可稍有嫌惡之心 試思彼在懷抱時 便溺糞污 父母何曾嫌惡耶 昔黔婁為親嘗糞 人皆以孝稱之 何況拭換之勞 尤為易易乎 古有因父母之病 衣不解帶 食不甘味者 噫 彼亦人子也 我亦人子也 彼能是而我豈不能是乎 此疾病之不得不調理者也 上列四端 如調理飲食 所以報乳哺之恩也 調理衣服 所以報襁褓之恩也 調理起居 所以報提携顧復之恩也 調理疾病 所以報痘痲醫救之恩也 父母種之於前 而獲之於後 子女受之於前 而還之於後 投桃報李 友誼且然 何況父母非朋友之比耶 養身之大略如此 何謂安父母之心 蓋父母之心 莫不欲其子之為善人 行善事 大而揚名顯親 小而安分樂業 若其子越理犯法 若禍招災 失業廢時 斬宗絕嗣 固非父母之願 而必有所不安也 孟子云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 惰其四肢 不顧父母之養 一不孝也 博奕好飲酒 不顧父母之養 二不孝也 好貨財 私妻子 不顧父母之養 三不孝也 徇耳目之欲 以為父母戮 四不孝也 好勇鬪狠 以危父母 五不孝也 此五者 皆非父母之所安也 趙氏云 不孝有三 阿意曲從 陷親不義 一也 家貧親老 不為祿仕 二也 不娶無子 絕先祖祀 三也 三者之中 無後為大 中庸引詩之言曰 妻子好合 如鼓瑟琴 兄弟旣翕 和樂且耽 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由此觀之 妻子不和 則父母之心不安 兄弟不睦 則父母之心亦不安 推而至於立身行己 交朋處世 凡有違於廿字者 皆非父母之所安 而不得謂為孝也 孝豈易言哉?是故父母有爭 則細意疏解 父母有過 則從容勸諫 凡虧體辱親之事 敬畏而不敢為 凡揚名顯親之事 勇行而不敢怠 即如父母旣沒 亦當曲體生前之意 而不敢稍有違背 豈獨葬埋祭祀宗廟墳墓之不可苟且從事哉?蓋一生所作所為 事事可問我心 即事事可合父母之心 事事可合父母之心 即事事可合天地之心 父即天 母即地 人豈有二天地哉?安心之大略又如此 近有一種論說 謂父慈則子孝 父不慈則子可不孝 且前親後晚 父母之待子不同 則子之待父母者亦異 噫 此種邪說 陷人不小 夫繼母養母庶母皆母也 父母苟有偏愛 為子者尤宜竭誠相敬 使之有所感悟 昔瞽瞍愛象而欲殺舜 舜盡事親之道 而瞽瞍底豫 此明證也 又有閔子騫者 其母早喪 繼母姤之 衣以蘆花 繼母所生二子皆衣棉絮 父知之 欲出繼母 子騫泣曰 母在一子寒 母去三子單 父從之 母聞悔改 此又明證也 斯二人者 一則父不慈 一則母不慈 而二人竟有以感悟之 宜夫孔子以孝稱之也 譚子有言 感父之慈 非孝也 喜君之寵 非忠也 感始於不感 喜始於不喜 喜感在心 忠孝何在 細玩斯言 是知慈不慈在親 孝不孝在我 不可以彼而易此也 程子曰 父雖不慈 子不可不孝 斯言得之矣 嘗聞人云惟一孝字足以感天地鬼神 以吾思之 理有固然者 何也 天地即父母也 鬼神即天地之功用 造化之主宰也 以孝相感 兩情相得 安得不如響斯應乎 昔王祥性孝 繼母朱氏有疾 欲食生魚 天寒氷凍 祥解衣 將剖氷求之 氷忽自解 雙鯉躍出 持之而歸 母又思黃雀炙 復有雀數十 飛入其幕 復以供母 夫魚鳥何知 而皆自來以遂其孝 非天地佑之 鬼神助之耶 明時楊黼訪謁無際大士 途遇一僧曰 汝見無際不如見活佛 黼曰活佛何在 僧曰 汝但歸見披衿倒屣者即是 遂歸 暮夜叩門 母聞披衿倒屣出戶 黼乃一見感悟 自是竭力孝養 世之人往往向遠方求佛 殊不知佛即在於堂上 吾謂人能竭誠盡孝 念念不忘 佛即在於心頭也 非獨佛在心頭 即天地鬼神亦皆在於吾心矣 彼以父母為造人機械 不能養其身 安其心 以盡人子之道者 其思之 其熟思之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仁)


仁之為道 博愛是也 大千之中 芸芸者眾生也 而眾生之生生不息者 天德也 天有好生之德 故四時相推 以成化育 如春之生 夏之長 秋之收 冬之藏 雨露之滋培 寒暑之迭代 莫非天心之仁也 惟聖人能則之 推愛己之心以愛人 又推愛人之心以愛物 物我無間 其仁如天矣 孟子曰 仁者無不愛也 萬物之發育 皆本乎仁 故木果之核曰仁 如桃仁杏仁之類 生機洋溢 發育無窮 倘果無仁 則生生之理絕矣 嘗考果之一字 乃道家澈始澈終 內聖外王之心法 何也 果之為物 內藏核實 含有化生之機 是其仁也 外極圓融 著有冲和之態 是其智也 及夫時至 由仁而發芽生葉 開花結果 果又生仁 自始至終 生生不息 是其勇也 知仁勇三者 天下之達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也 故道家取以為法 其言曰 善者果而已 果而勿矜 果而勿伐 果而勿驕 果而勿強 是以道家之流 勤修苦煉 造成內聖之工夫 果之仁也 和光同塵 渾然太極之旋轉 果之知也 道成則入世立功 功成則急流引退 果之勇也 三者之中 以仁為主 知以行之 勇以達之 其實非有二物也 不過順夫天道之自然而已矣 夫天地以好生之德 生長萬物 及萬物生長過盛 則皆利己之生 而害他物之生 於是天惡其勝而殺之 實則非天殺之 乃自殺也 何以故 萬物受天之氣以生 皆具有好生之德 是即仁也 有仁即能生 故孔子曰 仁者壽 及至生長過旺 生機發洩於外 內存之仁失矣 內存之仁失 即天賦之性亡 性亡則死 孔子曰 枉之生也 幸而免 蓋言人而不仁 則無生理也 老子曰 物壯則老 是謂不道 不道早已 蓋言物失其仁 則無生氣也 且天之好生 原是生萬物 而不祇生一物 故人有好生之心者 天必佑之 人有好殺之心者 天必惡之 何也 生物殺物 天之大權 聖人體天行道 賞罰大公無私 是即代天生殺 倘若不秉公道 殺人以自肥 害人以自利 則天所欲生者 人反無故而殺之 天安得而不惡之乎 世之人以為天本無聲無臭 不能賞罰人 殊不知天雖不言 卻有無形之賞罰 老子曰 天眼恢恢 疏而不漏 蓋天道本乎自然 凡人事上自然之果報 皆天道之作用也 甚矣不仁之可危也 夫人之生也 莫不具有仁德 但為氣稟所拘 人慾所蔽 遂隱伏而莫伸 然其本體之仁 未有嘗息者 故見孺子將入於井 則有怵惕惻隱之心 是乃仁之發現也 倘能擴而充之 盡其性以盡人與物之性 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而與天地參矣 吾觀物之性善者 莫如麟 不行邪徑 不履生草 螻蟻之屬 不忍踐傷 故古人稱為仁獸 人苟行為不正 性好傷生 則不如麟遠矣 又何可以為人哉 是以孫叔敖有埋蛇之仁德 卒膺宰相之榮 宋公序有救螘之仁慈 卒中狀元之選 後漢楊寶推恩救雀 其子孫四代三公 其他以施仁而得善果者 史書所載 不一而足 天之報施仁人 顧如是乎 方今天下之士 競言利而不言仁 馴致妖氛迭起 浩刦時行 民不聊生 至如此極 本社秉上天好生之仁 特示人以仁字之用 蓋仁為性之所出 義為理之所生 性賅乎理而義即統於仁也 吾願天下之人 以仁存心 曲體天地好生之德 以仁接物 悉合聖神救世之心 己溺己饑 無分乎種族民物 無善無惡 悉庽以愷悌慈祥 浩浩乎正氣塞乎兩間 戾氣消於宇宙 風同道一 萬眾歸仁 斯堯舜禹湯文武之郅治 不難再見於今日矣 艷乎爍哉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慈)


慈悲為佛家之正性 即儒家悲憫之深衷 博施濟眾 利物濟人 凡人皆宜抱此心 匹夫皆宜任此責 所謂惻隱之心 人皆有之也 夫慈之一字 為善念之所發端 何也 念者心之動也 事有善惡 念無善惡 是念加於事之善者為善念 是念加於事之惡者為惡念 書曰惟聖罔念作狂 惟狂克念作聖 聖與狂祇有一念之分 要在未發之先 慎其幾而已 人能去惡念而存善念 去狂念而存聖念 則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 實於無量千萬佛種諸善根 擴而充之 即為天地好生之德 而五教聖人救世之宏願 亦無非起於是念而已 今本社將五教混而為一 定名宗教哲學研究社 甚願在社會員 注意於慈 念聖賢之念 心天地之心 慈善為懷 積功累德 則由一人之慈 引動千萬人之慈 推而至於無量無邊眾生 亦無不慈 將見彌綸六合 貫徹大千 肫肫其仁 無有隔閡 則妖氛無自而生 災刦亦從此而滅矣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覺)


覺者覺悟之謂也 事至而悟知曰悟 未至而先知曰覺 故悟難 而覺則尤難也 中庸曰 至誠之道 可以先知 國家將興 必有禎祥 國家將亡 必有妖孽 見乎蓍龜 動乎四體 禍福將至 善必先知之 不善必先知之 曰前知 曰先知 皆覺之功也 然非至誠則不能焉 又曰誠則明 明則動 動則變 變則化 夫至於明動變化 則覺之功用大矣 莊子以人之生死等於夢覺 嘗曰夢飲酒者 旦而哭泣 夢哭泣者 旦而田獵 方其夢也 不自知其夢也 覺而后知其夢也 且有大覺 而后知其大夢也 又曰 予惡乎知悅生之非感耶 又惡乎知惡死之非遠行而不知歸者耶 細玩斯言 則知人之夢而不覺者 因有生死之見存也 有生死之見 斯有人我眾生壽者之相 有人我眾生壽者之相 斯有貪嗔癡愛四字之迷 愈迷則愈夢 愈夢則愈不覺 愈不覺則愈陷於輪迴之苦海 而不得脫 不亦重可哀哉 間嘗考究生死之理 乃知人本無所謂生 亦無所謂死 何也 生死者 乃陰陽二氣之聚散耳 氣聚則生 氣散則死 而我之神 即隨其聚散以為去來焉 當其神之來也 則氣聚而託於形 形即由是而長 故謂之生 及其去也 則氣散而離於形 形即由是而壞 故謂之死 是神者我也 形者我所居之舍也 我有來去 故舍有成壞 然則生者非生也 以神之來而形成耳 死者非死也 以神之去而形壞耳 而彼去來 權不在我 又實在於陰陽之氣之聚與散 則是我身者 天地之一物也 我安得私而有之哉 昔有人告舜曰 汝身非汝有 是天地之委形也 性命非汝有 是天地之委順也 子孫非汝有 是天地之委蛻也 信如此言 則我之身體性命與子孫 皆非我有 何況身外之禾稼土木 禽獸魚鼈 金玉珍寶 穀帛財貨 皆天之所生 地之所養 不得認為我有耶 列子曰 天地萬物 不相離也 認而有之 則惑矣 噫 此皆覺之之言也 道德經曰 善攝生者 兕無所投其角 虎無所措其爪 夫何故 以其無死地 所謂無死地者 無可死之地也 人自幼至壯至老 有生必有死 即果年高百歲 亦不免同歸於盡 惟聖人勘透此理 不於肉身求生 而於性身求生 不憂肉身之死 而憂性身之死 老子曰 吾身旣無 吾有何患 孔子曰 殺身成仁 岳飛關羽 殉國而死 耶穌舍身救世 佛受哥利王節節支解 此皆數聖人攝生之模範 肉身雖死 真性常存 蓋肉身有形有質 有受死之地 所以有生有死 性身無體無方 無可死之地 故能不生不滅 人能空此數十年必壞之肉身 而攝此千萬年不死之性身 則為大覺仙人矣 且夫人之逐逐營營 奔走醉夢之場 而不自覺者 非性不明 乃物慾蔽之耳 故木本靜也 而所以動之者 風搖之也 水本清也 而所以濁之者 土渾之也 人本有覺也 而所以無覺者 慾炫之也 身之有慾 如樹木有蝎 樹抱蝎則還自鑿 身抱慾則還自害 故蝎盛則木折 慾熾則身亡 欲救吾身 先去情慾 欲去情慾 先歛五關 五關者情慾之門 嗜好之府也 人能閉關絕慾 則內觀無我 外觀無物 而性明矣 性旣明 則千百年以後之事 如在目前 千百里以外之事 如觀掌上 以此言覺 則無所覺 而無所不覺矣 雖然 覺亦豈易言哉 古往今來 凡造十惡業者 六塵偏染 三業縈纏 要皆陷於不自覺耳 是以陰罪陽過 日累月深 背道違真 順邪棄正 生遭顯戮 歿受冥誅 身落三塗 欲求解脫而不得 良可歎也 本社特提覺字以喚醒之 務望世界男女 及早回頭 勿入沉迷之境 快登道岸 同期覺悟之生 然非欲人超棄塵凡 高言虛妙也 不過於處世接物之時 遵守廿字 改過遷善 養性修真 悟迷途其未遠 覺今是而昨非 則是一覺也 有天堂地獄之別矣 故以斯道覺斯民也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節)


人之有節 猶竹之有節也 竹有節 故能勁立 人有節 故能堅剛 古來忠臣義士 孝子烈婦 皆本節字而成 良以節乃天地正氣之所鍾 故雖臨白刄 蹈湯火 而有不折不撓之概也 文天祥曰 時窮節乃見 蓋窮者 眾人之所不幸 而君子之所大幸也 何也 不遇疾風 無以知勁草 不逢亂世 無以識忠臣 故君子以處危亂 而節愈顯 雖然 節固君子之所願 亦非君子之所願也 舉世皆狂瀾矣 煉石補天 將誰出乎 故曰君子之所願也 然與為由之勇 賜之辯 不若為回之太和安逸 而勇辯無所施之為愈也 故曰 節者非君子之所願也 君子之不得已也 人於不得已之際 而死生不改其守 非天植之性 其孰能之 故丹可磨而不可奪其色 蘭可燔而不可滅其香 玉可碎而不可污其白 金可消而不可改其剛 各抱天然之性 非可強變者也 士君子之抱德不移 亦猶是耳 昔者趙文子其身若不勝衣 其言若不出口 及宋之盟 談笑當甲兵之變 神閒氣定而不辭 晏子長不滿六尺 及崔慶之盟 鈎以曲戟而不避 是知天下之至剛 成於天下之至柔 其柔者時之未至 義之未形 有似乎懦 及夫時至義起 九死不能屈 千金不能移 要在平日有所養 而後臨大節而不奪也 近世三綱淪 九法斁 男女之失節者多矣 舉世茫茫 前途渺渺 問有為臣死忠者乎 無有也 問有為子死孝者乎 無有也 問有為婦死節 為友死義者乎 無有也 傷風敗俗之事 時有所聞 越禮犯法之端 擧目皆是 故本社特標節字 以曉之 曉之云者 欲社會男女同胞 砥礪名節 而欲砥礪名節 則必先謹小節 所謂謹小節者 即一言一行 毫不苟且之謂也 平居旣有操持 臨難斯有節義 古之烈女 從不二夫 古之忠臣 事不二主 皆節之一字 有以堅其操 而固其守也 雁不易配 鵠忍寡棲 禽鳥尚不失節 豈以人而不知守節全節 以終其節乎 孔子曰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願與世人共勉之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儉)


儉乃奢之反 奢者好動 儉者好靜 奢者好難 儉者好易 奢者好煩 儉者好簡 奢者好逸樂 儉者好恬淡 此必然之理也 世之尚奢者 半皆託言於禮 故譚子曰 禮貴於盛 儉貴於不盛 禮貴於備 儉貴於不備 禮貴於簪纓 儉貴於布素 禮貴於炳煥 儉貴於寂寞 富而富之愈不樂 貴而貴之愈不美 金玉者富之常 官爵者貴之常 渴飲則甘 餓食則香 夫惟儉可以知非 觀於此言 則知儉乃德之基 奢乃惡之漸 覩食象者 以食牛為不足 覩戴冕者 以戴冠為不足 不足有所自 蓋失於不簡 不簡有所自 蓋始於多慾 惟清心寡慾之士 能抱中守一以全於儉 先儒有云 儉於聽 可以養虛 儉於視 可以養神 儉於言 可以養氣 儉於動 可以養精 儉於私 可以獲富 儉於公 可以保貴 儉於門闥 可以無盜賊 儉於環衛 可以無叛亂 儉於職官 可以無奸佞 儉於嬪嬙 可以保壽命 儉於心思 可以出生死 是知儉可為萬化之柄也 吾聞王者皆知御一可以治天下 而不知孰為一之 夫萬道皆有一 仁亦有一 義亦有一 禮亦有一 智亦有一 信亦有一 一能貫五 五能宗一者 天下可以治 其道蓋簡 而出自簡之 其言蓋玄 而入自玄之 是故言守一之道 莫過乎儉 儉之所律 則仁不蕩 義不浪 禮不奢 智不變 信不惑 心有所主 而用有所本 取有所限 而民有所賴 故君儉則臣知足 臣儉則士知足 士儉則民知足 民儉則天下知足 天下知足 所以無貪財 無競名 無欺罔 無驕佞 渾渾噩噩 還我太古之風 行我三皇之化 而天下治矣 古之君子 有保一器 而畢生無璺者 有掛一裘 而終身不敝者 非過慳也 所以惜福惜名 兼惜德耳 世之有慳號者 人以為大辱 殊不知此乃純儉之道也 於己無所與 於人無所取 我耕我食 我蠶我衣 人不怨之 神不罪之 夫奚有不可者 故一人知儉 一家富 王者知儉 天下富 儉之為義大矣哉 今世之士 一踞要津 則剝取民膏民脂以自富 甚或攻城奪地 擄掠金玉珍寶 以供其妻妾輿馬衣服宮室之奉 且或散之於賭博 而不加惜焉 噫 若而人者 不亦自喪其德 自減其福乎 又嘗聞諸譚子 儉於臺榭 則民有餘力 儉於寶貨 則民有餘財 儉於戰伐 則民有餘時 不與之 猶與之 不取之 猶取之 海伯亡魚 不出於海 國君亡馬 不出於國 治政者能體斯義 則下無民窮財盡之虞 上無喪德減福之失 治身者能體斯義 則外有廉取仁施之德 內有省心節慾之功 不亦盡美而盡善乎 故曰惟儉者可以親百姓 可以司粟帛 可以掌符璽 可以即清靜之道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真)


回教以清真為主 清者對濁而言也 真者對假而言也 凡天下有形之物 皆濁也 天下污濁之物 皆假也 人能去濁留清 去假存真 而修真之道得矣 夫所謂修真者 果何在也 人生天地間 莫不存有我見 究竟我得之為我 有真我 有假我 假我者 即此血肉之軀 因我 當初一念之差 不能自主 遂墮於四大假合 紅塵醉夢之中 是以寄迹於此 留形於此 此乃幻化之身 最久不過百年 終歸朽壞 得之不榮 失之不辱者也 身旣如此 何況天地間富貴榮華 夫妻子女 乃一切身外之物 尤屬風雲偶合 春夢一場 得之不足喜 失之不足悲者耶 噫 世之逐逐營營 具有有無生滅等相 因緣而起見 隨境而生心者 皆認賊為子 不知假我之為假合也 真我者 即我本來面目 千萬年而不變 自混沌以來 賢不加多 愚不加少者也 人能閉門自修 用功煆煉 久而久之 後天氣質之性煆化殆盡 先天靈陽之炁 日益充盈 陽氣充盈 真人乃現 可有可無 可大可小 可以超生死 可以出輪迴 天地有壞期 而我獨無壞期 人物有生死 而我獨無生死 蓋以此本陽神 至虛至無故也 然虛之極 即實之極 無之極 即有之極 故我能生天地萬物 天地萬物不能生我 是之謂真我 是之謂真樂 彼世之任情放棄 不知保我靈陽 養我性天者 皆認恩為仇 而不知真我之有真樂也 惟達人知之 掃除一切窮通得喪是非利害吉凶禍福生死榮辱諸相 養我真精真氣真神 悠悠乎與太虛同體 浩浩乎與造化同遊 而不知真我之為真我也 又遑問假我之為假我乎 若夫庸夫俗子 明明真我 認之為假 明明假我 認之為真 惟其認假為真 則凡聲色貨利富貴功名 如浮雲之過太空 而不足介懷者 每每認為我有 殊不知我身非我有也 況身外物乎 惟其認真為假 則凡身心性命 精神氣血 如至寶之佩吾躬而不可稍離者 每每自甘暴棄 殊不知此乃一元真宰 非外物所可比倫也 是以一真旣離 百假俱聚 往來酬酢 各存虛偽之心 遠近親疏 咸懷詐騙之術 自欺欺人 自誤誤國 此人心之所以日壞 世道之所以日乖也 吾願有志君子 真以處世 而無狡飾之心 真以幹事 而無懈怠之意 真以修道 而不為氣稟所拘 人欲所蔽 夫於是則一真百真 而可還其天地生我 聖賢教我 父母養我之虛靈不昧之性真矣 豈不善乎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禮)


禮者聖人承天命而制之者也 天未嘗以禮與聖人 天特以禮寄聖人 俾制之 以定千秋之名分 立萬世之防閑耳 孔子曰 天下有道 禮樂征伐 自天子出 子思曰 非天子不議禮 又曰雖有其位 苟無其德 不敢做禮樂焉 雖有其德 苟無其位 亦不敢做禮樂焉 故禮非聖人不敢作 又非在位聖人不敢作 自生民以來 五帝三王 不相襲禮 然周因於殷 殷因於夏 文質之損益 雖有不同 而必以綱常 為之體則一也 此三代之禮所以相因也 夫子答子張之問曰 其或繼周者 雖百世可知 孔子周人也 何以知百世之同於周禮耶 馬氏謂三綱五常 為禮之大體 蓋世雖有變 三綱五常不能變 三綱五常不能變 即禮之大體不能變 此孔子所由百世可知也 朱子解釋禮字 謂為天理之節文 人事之儀則 所謂節文者何也 譬如為人子者 應盡其孝 此天理也 冬溫而夏清 昏定而晨省 此節文也 孔子告樊遲曰 生事之以禮 死葬之以禮 祭之以禮 此皆孝之節文也 夫禮無一定 施之於父母 則生事葬祭 有敬謹之禮 施之於兄弟 則徐行後長 有和讓之禮 施之於朋友 則周旋進退 有交接之禮 其他處鄉黨入宗廟 內而家庭 外而邦國 與夫一言一語 一步一趨 靡不有當然之理 故禮者所以定尊卑 明貴賤 序少長 別男女 辨等列 習威儀也 聖人制禮 使天下之人 無以卑踰尊 賤妨貴 少凌長 男女有別 等第有差 故周禮儀禮曲禮諸書 所列子臣弟友之倫 升降拜跪之節 無不言之甚詳 責之甚備 誠知天下後世之治 不治於治 而治於循禮 天下後世之亂 不亂於亂 而亂於犯禮 故不得已而制之 威儀三百 曲禮三千 以防其微 而杜其漸焉 呂東萊曰 慾之寇人 甚於兵革 禮之衛人 甚於城郭 殆深見乎世之踰閒越軌 犯上作亂者 莫非起於慾之一念 而欲去其慾 則莫先乎禮 故王者制禮 所以齊民也 君子守禮 所以保身也 管子曰 禮義廉恥 國之四維 四維不張 國乃滅亡 是故國君夫人 父母沒 使大夫寗於兄弟 禮也 魯桓公犯此禮 及文姜如齊 卒死彭生之手 姑姊妹已嫁而返 兄弟弗與同席 亦禮也 齊襄公犯此禮 以通於文姜 卒召豕人之變 其餘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間 因越禮而滅身亡國 斬宗絕嗣者 史傳所載 指不勝屈 噫 人皆視禮為無益之煩文 謂其不必拘泥 而孰知禍之至如此哉 嘗考禮於天時屬夏令 於地紀屬南方 於人身屬心 於五行屬火故 故禮者嚴如斧鉞 肅若秋霜 為人所懍然不可犯者也 倘或犯之 則男女自由 而不以禮為嫁娶 父子平等 而不以禮判尊卑 昔人所謂衣冠禽獸者 是耶非耶 書曰 天秩有禮 禮之本 原出於天 故禮雖聖人制之 而不啻天定之也 人但知天不可犯 而不知禮不可犯 豈真知天者乎 今本社即以天禮為重 天禮之儀文 至廣至大 姑就其狹而小者言之 吾人在家 父母坐 則侍立於傍 父母問 則敬立以對 與兄長行 則隨乎其後 兄長有事 則身服其勞 嫂叔不通問 男女不授受 姑姊妹之前 毋敢褻體 子女侄之輩 毋或戲言 待賓客則敬貌和容 待僮僕則嚴氣正性 至於處世接物 常存誠敬之心 即果獨坐閒居 不失謹嚴之意 皆所謂禮也 豈獨冠婚喪祭之不可忽哉 孔子曰非禮忽視 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 願我天下男女同胞毋忽視之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和)


本社所尊廿字 以和字居末 其意深遠 蓋嘗反覆推論 和之下連有各字者 曰和順 曰和平 曰和合 曰和樂 蓋和則順 不和則不順而相逆 和則平 不和則不平而相陂 和則合 不和則不合而相離 和則樂 不和則不樂而相怨 此事有必至者也 和之上連有各字者 曰父子和 兄弟和 夫婦和 朋友和 宗族和 鄉黨和 妯娌和 蓋和則為父子 為兄弟 為夫婦 為朋友 為宗族 為鄉黨 為妯娌 不和則不可之謂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宗族鄉黨 與妯娌也 此又理之必然者也 細玩和字 從禾從口 盖禾至午時開口 此時乃天地中正之氣 不偏不撓 故曰致中和 天地位焉 萬物育焉 人苟以中正之氣 位天地而育萬物 則大人之能事盡矣 嘗觀和順之家 其祥瑞有可見於物類者 昔陳褒南唐江州人也 十世同居 宗族七百口 設廣席 長幼以次座而共食之 其家畜犬百餘 共一牢食 一犬不至 諸犬為之不食 犬知愛其同類 非和順之所感乎 今世之士 以同流合污為和 噫 亦惑矣 孔子有言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蓋和與同迹相似而義相反 不可不辨也 今有人焉 彼謂善 我從而善之 彼謂惡 我從而惡之 隨身附和 不察可否焉 是同也 而不可謂之和 又有人焉 彼謂善 我於善之中察其惡 彼謂惡 我於惡之中察其善 揆情酌理 得夫好惡之正 而不流於偏焉 是和也 而不可謂之同 今本社創立伊始 求真實前輩指示過失 即和之意也 何者 目能察秋毫 而不能自觀其睫 力能擧九鼎 而不能自擧其身 人皆明於觀人 而不能自知其過 誠得益友以匡救之 輔助之 使我無大過 亦無不及 非中和之道乎 今夫庖人治庖 過於鹹則益之水 過於淡則益之鹽 必鹽水配合 得其和焉 而後謂之和羹 詩曰 亦有和羹 旣戒旣平是也 樂人治樂 其聲高者 抑而下之 其聲低者 揚而上之 必高下相合 得其和焉 而後謂之和聲 詩曰 樂于和聲 和聲克諧是也 食也者悅吾口者也 過三寸則不知也 而必求其味之和焉 樂也者悅吾耳者也 過一夕則不知也 而必求其音之和焉 況心為吾身之主 氣為吾身之用 安得不求其和耶 孟子曰 持其志毋暴其氣 此和之之道也 雖然 和亦未易言也 良工塗漆 漆緩則難晞 漆急則不固 均其緩急 使之調和則美焉 冶人鑄劍 太剛則折 太柔則卷 欲無折則加之鉛 欲無卷則加之金 何者 金性剛而鉛性柔 均其剛柔 使之調和則善焉 人之心性有似於此 徐偃王性軟而國滅 齊簡公性懦而國亡 過於柔者也 陽處父性強而被害 鄭子陽性猛而殺身 過於剛者也 皆不和之所致也 陰陽和而後雨澤降 時序和而後萬物生 苟有偏勝 則為水火未濟 而變亂生焉 今天下君子道消 小人道長 乃陰盛陽衰 天人紊亂之際 固無所謂和也 人與人不和而爭訟起 國與國不和而戰鬪開 怨氣薰蒸 演成浩刦 此所深為浩歎者也 今欲挽回浩刦 不得不提倡廿字 以調和天地之氣化焉 誠使天下同胞洞明此理 和汝性情 和汝氣質 而身修 和汝兄弟 和汝妻子 而家齊 和汝政治 和汝人民 而國治 和汝鬼神 和汝物類 而二氣調 三才正 和風甘雨 萬象同春 有何天心之不可回 劫運之不可挽哉 願我邦人君子其共勉之 天下幸甚

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廿字全)

人生指南


書曰 天降下民 作之君 作之師 師者 所以教萬民而納諸軌物者也 我中國自老孔而後 而道教 儒教以興 由漢迄明 而釋教 回教 耶教 先後繼起 煌煌乎五教並立 各秉天然之正氣 初無彼此邪正之分 不過時地不同 種族各別 因而各宗其教 各寶其傳耳 夫儒家之忠恕 釋家之慈悲 道家之感應 耶教之博愛 回教之清真 不外成人成己而已 惟五教經傳所載 皆倫常日用之大端 而於身心性命之真諦 則皆隱而不發 待人體會而得 是以流傳日久 教義愈湮 門戶攸分 出奴入主 儒非真儒 釋非真釋 而道耶回亦皆失其真 此五教聖人所不成料者也 今世三綱淪 九法斁 人不人 而國不國 致使天災人禍 相繼迭乘 余不忍坐視 願濟斯民於塗炭 因集合五教精蘊 括以廿字曰 

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
博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


組織團體 從事研究 定名為宗教哲學研究社 蓋本上天好生之德 古聖遺傳之教 綜儒 釋 道 耶 回 而一以貫之 凡入社者 不論為男為女 皆以廿字為主旨 因此廿字 乃天地一元之理 流行之氣 懸於太空而無形 附於人身而莫外 果能人人遵守 則成人成己 內外兼修 不獨為本社之忠實同道 抑亦五教聖人之衛道干城也 因綴數語 以儆之曰 天視至明 天聽至聰 無偏無黨 賞罰大公 念茲在茲 有感斯通 民國十九年歲次庚午夏六月蕭始昌明識 



中心為忠 忠者 盡其中正之心之謂也 當君主時代 君有過則犯顏直諫 是為忠直之臣 國有難則事死不辭 是為忠節之臣 斯二者 無非保全民生 顧全國體 而不以個人之利害為利害也 今本社教人以忠字為首 蓋人必忠於國 忠於家 忠於朋友 忠於事事物物 而後可以謂之人也 觀乎草木之類 忠於四時 禽獸之倫 忠於卵育 天地之大 忠於氣候 日月之明 忠於晝夜 惟人最奸巧 最詭詐 交朋待友 處世接物 常不能盡其忠心 噫 人固非天地日月所可比 而何草木禽獸之不如也 古人云 良馬比君子 耕牛比丈夫 此言牛馬之效忠於人也 人兼天地之正氣 一言一語 一舉一動 可不以忠為首務乎 一人盡忠 千萬人盡忠 眾志成城 牢不可破 心本實心 足踏實地 有何事業之不可成也 況忠之一字 乃天地之剛氣 無堅不破 無物可當 以之治心而心正 以之治家而家齊 以之治國而國固 望我男女同胞携手接踵 互相規正 同以忠字為前提 有此一忠 而廿字即有下手之處 入門之方矣 

 

如字心字 合之為恕 故恕者 我之心亦如人之心 人之心亦如我之心 恕己恕人 兼恕萬物 此恕字之義也 論語曰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大學曰 所惡於上 無以使下 所惡於下 無以事上 所惡於前 無以先後 所惡於後 無以從前 所惡於右 無以交於左 所惡於左 無以交於右 此數語無非發明推己及人之恕字也 俗云「上半夜想自己 下半夜想別人」又云「做事要將心比心」蓋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譬如金錢 我心所欲得之者 他人亦欲得之 譬如恥辱 我心所不願受者 他人亦必不願受 人能處處將心比心 而恕字之義得矣 當今之世 父不恕子 而以暴虐施之 子不恕父 而以忤逆對之 兄不恕弟 而無友愛之情 弟不恕兄 而有爭鬪之事 友朋如此 族戚亦如此 一鄉如此 一國亦如此 利己損人 弱肉強食 安得而不亂乎 今本社以忠恕二字為首 因今之人 萬難感化 特為苦心開導 必有省悟之日 即或不能省悟 而爾自爾 我自我 無足怪也 此亦恕之道也 若師不恕弟 則責備求全 而道不廣 弟不恕師 則忘恩背義 而道難成 故師果能恕 弟必醒之 弟果能恕 師必喜之 吾願世之為師者 以恕為心 其弟不敬而自敬 世之為弟者 以恕為心 其師不傳而自傳 無師無弟 一致將其不恕之心 改之為恕 以淺義言之 則待己待人 秉乎大公 以深義言之 則又無人無我 渾無色相也 本社集合萬聖精微 恕却前日之非 但求今日之是 恕字之道至矣 願此後男女同胞概以恕字為心 由小而推至於大 貫徹萬類 無有間隔 夫天生萬物 惟人最靈 人旣為萬物之代表 待物能恕 則氣化相感 萬物接踵而隨之 天地亦隨而清明之 坦然蕩然 化濁亂世界以為清平世界 天地萬類不遭斯刼矣 

 

廉字有二義 如貨物之售 價錢不貴 名曰價廉 金錢之得 非義不取 名曰廉潔 故廉為崇儉之本 不廉則奢 而儉德從此失焉 廉為立節之原 不廉則貪 而節操從此喪焉 廉為正心之由 不廉則亂 而心術從此壞焉 廉為公德之根 不廉則私 而公道從此破焉 楊震守四知之戒 伊尹慎一介之取 皆廉潔之心有以致之 故人之存心 不可不以廉為之本 人之作事 不可不以廉為之根 倘廉字不守 則節儉公正四字亦隨之而亡矣 近來世風不古 人心日壞 寡廉鮮恥者 比比皆是 而守廉尚公者 百無一焉 此本社之立 特以廉字為準則也 願我同胞 勉而行之 互相勸導 倘合全世界之人 皆以廉相尚 則天下之安 國家之治 可操左券矣 

 

明者正大光明 通達明白 即孔子所謂生而知之 並非學而知之也 人自少而壯而老 皆由光明之境而入黑暗之鄉 彼其聰明才智 自以為明 實則愈明而愈暗也 何也 人當初生之時 茫然懵然 不知有是非善惡 不知有光明黑暗 此乃真元之體無色無相無黨無偏 其不明之明 正所謂大明也 及夫稍長 受濁氣之傳染 四刼之銷磨 而日近於黑暗矣 四刼者「酒」「色」「財」「氣」之謂也 人生在世 何能免此四刼 要不外乎一正而已 「酒」者古人以為祭祀之用 應酬之品  人所不可少者也 今之君子 溺情於酒 以亂其性 殊不知性稟於天 亂性即以亂天也 故好酒之人 每每貽誤大事 顛顛倒倒 悶悶沉沉 何能明心以見性耶 是以酒之為飲 宜少而不宜多 「色」為悅目之具 君子無不好之 目之所見皆為色 而人以為邪淫之樂 豈不誤乎 夫婦之道 倫常之端 豈可乖亂 必以禮防閑之 以道節制之 樂而不淫 正而不邪 君子之道得矣 「財」為養命之原 能濟人亦能誤人 能利人亦能害人 蓋財本流通之物 祖父聚而不散 其子孫必遊手好閑 消耗於花街酒肆 及一切不可思議之事 此有財反不如無財之明證也 其利人者在於博施濟眾 廣行公益 而可成自己之德 立自己之功 以功德遺子孫 與以錢財遺子孫 相去有千萬倍也 總之財以養命 人所不可少 但在勿貪多 勿損人 安其本分 合乎公義而已 「氣」乃一本源流 亦人所不可少 然氣有清濁 清者為正氣 上與太虛相通 濁者為邪氣 下與陰霾相通 凡人一切暴氣 皆是無名妄火 火發則燃 於精神大有妨碍 是故孟子養其浩然之氣 至大至剛 上列四端 皆係教人由黑暗以入明光 光明者清淨之體 透徹貫通 自然明白 為聖為賢 為仙為佛 亦不過如是焉 於今社會之人 皆以「酒」「色」「財」 「氣」為重 好惡亂其中 利害奪其外 不能見微而知鉅 良可惜也 又有修煉之士 辭父母 拋妻子 以圖一己之超昇 是乃不仁不孝 豈可成仙成佛乎 稽之古書所載 並無不遵廿字 而可成仙佛聖賢者 佛祖亦有父母妻子 聖賢亦同 未聞有拋棄之者 古人云 大孝格天 天非有物 即我是也 我何為天 即心是也 人能無背於心 即無背於天矣 道書有云 天為大天 人為小天 天有三百六十五度數 人有三百六十五骨節 天有四時八節 人有四體八端 故人身血脈週流 即是週天一轉也 天有週天 人身亦有週天 天有日月 人生亦有日月 天能明而人獨不能明者 因物慾蔽之也 風雲蔽天而天不明 物慾蔽心而心不明 今人欲去物慾以求其明 則在削去「酒」「色」「財」「氣」四字而已矣 豈有他道哉 

 

德字古作悳字 從直從心 取其直心之義 直心者 蓋言人貴本其中和之理 發為正氣 上通於天 下達於地 易所謂與天地合其德是也 夫天有好生之德 而天不崩 地有成物之德 而地不傾 人能修德以配天地 則精神不死 而可與天地參矣 近世道德陵夷 人心不古 聖人之德 已無遺存 浩刼之來 瀕於眉睫 有志之士 竟不一見 本社提倡德教 求忠實前輩 指示廿字精微 救此危亡之世局 出生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實所幸也 夫德者眾善之稱也 故婦人有三從四德 君子有五倫八德 八德者 即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謂也 人有一善 斯有一德 有百善 斯有百德 故有公心者 即為公德 有仁心者 即為仁德 德無定位 隨一善而名之 嘗聞德乃道之本 苟不至德 至道不凝 是以人欲修道 不可無德 即如天地鬼神 草木春秋 皆有德於人 為人所不可忘者也 何也 人為天地所生 又為天地所養 苟天地昏亂 則寒暑不定 人必多災 鬼神者歲月日時 各有司責 吉凶禍福 各有職權 推濛別霧 亦德之至也 春秋執四時之柄 草木有利人之功 皆人所不可少者也 然此四者 非人有德 不足以感之 蓋人不修德 則天地紛亂 刀兵時見 春秋顛倒 水火不調 神鬼夜號 瘟【】時降 是皆無德之所致也 方今天地無主 悲憫之士少 造亂之人多 人居三才之一 能修其德 上可以正天 下可以定地 中可以悅鬼神而利萬物 是豈在於他求哉 蓋我心無有違背 則天心自順矣 我心無有缺陷 則地膽亦寗矣 君子好德 坦然其心 太上立德 無人無我 人能以貪財愛色之心愛其德 以沽名釣譽之心據於德 其德至矣 德旣至 則由一德發揮二三德 而千百德皆可貫通以入焉 今本社立旨 以德字為主 良以德之一字 語乎其小 匹夫匹婦之所能 語乎其大 雖聖人有所不能盡也 書曰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 中庸曰 不偏之謂中 不易之謂庸 中庸大道 五教之所共宗 聖凡之所同具 願我有志君子 以此為入德之門焉 

 

正字從一從止 即止於一之謂也 大學曰 為人君止於仁 為人臣止於敬 為人子止於孝 為人父止於慈 與國人交止於信 皆止於一也 即所以為正也 又曰心有所忿懥 則不得其正 有所恐懼 則不得其正 有所好惡 則不得其正 有所憂患 則不得其正 蓋忿懥恐懼好惡憂患 皆失其心之一 而不得其正也 故為君者正身以正朝廷 正朝廷以正百官 正百官 以正萬民 萬民正而天下無不正矣 孔子言修齊治平之要 必推本於誠意正心 誠意正心云者 不起纖微之私意 不起毫末之曲心 目無邪視 口無邪言 耳無邪聽 足無邪行 且又正其衣冠 正其顏色 如孔子之居鄉 席不正不坐 割不正不食 伯夷之交友 其冠不正 望望然去之 斯則可謂之正人君子矣 有云正直之人 難免受小人之欺謗 當此末刼之時 四生六道 轉入人曹 固不免為正人之害 然四生六道 皆稟於彎心曲性 若人則本來原質 溫良中正 其處於世 必有一番正氣 非彼四生六道所可比 語云 邪不敵正 即此意也 近數百年來 人禽同居 正直之道消磨殆盡 然以世界之大 豈真無一正直之人 奈群魔廣布 正人無可立足 不得不隱以求志 亡以保身 是以正氣消亡 魔風日熾 幾有不可收拾之勢 今欲伸張正氣 必須推己及人 由精正之氣 化為原正之氣 由原正之氣 化為剛正之氣 剛正之氣日伸 則邪魔之氣日縮 而刼運化為烏有矣 先正云 和氣致祥 乖氣致戾 人能煉成正氣 則五風十雨 萬魔星散 人心由邪以轉正 世運由衰而轉盛 有何天心之不可挽 人事之不可移哉 抑有進焉者 人苟正己以正人 正人以正物 則正氣流行 可由吾身之氣 以通天地之氣 由天地之氣 以通太虛之氣 氣氣相融 隨所感而應之 故人即神 神即虛 虛即道 分之則為萬 合之則為一 此其理難明 非有以考證之不可 考證之法為何 即如吾有救治之方 不需一藥 乃係感應也 傳曰 神 聰明正直而壹者也 我能正直 我即神也 以我心而合神意 以神意而合天心 豈不如響斯應乎 但濟世之方 有效有不效 因其人有正與不正之別也 正則神可感而生效 不正則神且惡之 安能手到而病除哉 此則世人之所宜考究者也 今世傳教之士 頗不乏人 有云彼正者 有云彼邪者 不知教無邪正 亦無是非,惟在人之心正與否而已 諸君子以為然否 

 

朱子云 義者心之制 事之宜 韓愈云 行而宜之之謂義 義方之道 原出於天 故大義可以參天 大義者 捨身不顧 如關羽之以義殺身 至公無私 若周公之大義滅親是也 夫義利之關頭 即為聖狂之路口 孟子云 夫義路也 惟君子能由是路 石子云 義者宜也 為所當為 謂之義 如為子死孝 為臣死忠之類 皆義之大者 豈獨朋友之交 不能違乎義哉 孟子七篇 皆講仁說義 古有義犬之文 義馬之賦 走獸尚能死義 人豈不可為之 陳雷管鮑 交之以義 桃園三友 結之以義 秉燭達旦 守之以義 此其人千古不朽 為聖為賢 皆不外一義字工夫也 我輩豈不能言效古人 君子行義 生死不辭 故孟子曰 生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義者也 此大義之所以難能也 然有匹夫匹婦之所能者 人於宗族鄉黨之中 見有貧而不能婚嫁殯葬者 則量力以助之 見有遭遇災難 衣食不給者 則解囊以施之 見有含冤負屈 而不能伸者 則出力疏解 主張公道以白之 其他修橋修路 施藥施棺 及廣行方便 皆義也 孔子曰 見義不為無勇也 大哉聖人之言矣 今世有訂立蘭譜 誓同生死者 彼皆自以為義 乃今日訂譜 明日圖殺 試問諸君 其義安在 雖古有殺身以成義者 彼皆行乎心之所安 非有強迫以行之 設計以陷之也 噫 是殆有傷於義 而即有負於天也 吾願有志君子 見義勇為 以丈夫之氣 充乎其大 入乎其微 浩浩乎其天 蕩蕩乎其地 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文天祥曰 三綱實繫命 道義為之根 義之關繫 豈淺鮮哉 

 

信為立國之基 立人之本 故孔子曰 民無信不立 又曰 人而無信 不知其可 夫信字從人從言 謂人之出言 必須真實 不可稍有虛偽也 虛偽者 言不顧行 行不顧言 親友不相倚託 鄰里不相敬恭 虛言詐語 無人聽從 何者 蓋一次失信 則啟人疑 二次失信 則惹人恨 恨則眾叛親離 人皆不與交接 是乃自賤自棄 而不自居於人類也 不亦大可惜哉 吾嘗考之天地之道 不外一信 日以信出信入 南北有極 故人皆以為則 月以信生信死 朔望有常 故人皆以為準,列星有信 運行不差 時序有信 代謝不亂 故聖人取之以為政 人能法天地之信以為信 則無愧於三才矣 易曰 誠信存存 道義之門 吾人欲修其道 必於信上著手 蓋信義立而道自在矣 昔人有言 大奸似忠 大詐似信 信與詐雖大不同 然苟外裝誠信 內懷奸詐 則他人受其愚 罹其害 而不覺 終亦未有不知者 呂氏曰 受欺之害 身害也 欺人之害 心害也 哀莫大於心死 而身死次之 呂氏斯言 蓋謂人而無信 即為心死 其害比身死為尤大也 是以季布一諾千金 侯嬴一言為重 皆不敢失信於人 致取欺心之害 此無他 心即天也 有負於心 即有負於天 人欲全性以全天 可不於信字加諸意乎 

 

聖人造字 於忍字從刄從心 蓋謂人當拂意之時 心如刀割 不得已而忍受其痛也 今人不知忍義 或以為迂 或以為懦 及至橫逆相加 因一朝之忿 小而搆怨於一時 大而貽禍於終身 甚至傾家覆產 累及父母妻子 其為害可勝言哉 孔子云 小不忍則亂大謀 佛家六度萬行 忍為第一 老子教人忍難忍之事 三教聖賢 皆以忍為治身應世之法 足徵忍之一字 為人所不可忘也 邵康節曰 君子忍人之所不能忍 胡文定曰 人能常忍得身安 石子曰 忍字心中一個刀 不忍分明把禍招 是以張公藝九世同居 唐高宗問其故 公藝書忍字百餘以進 雲谷禪師自稱百忍頭陀 大覺真仙 自號忍辱山人 真德秀大書忍字於室中 凡遇拂意之事 即散步徘徊其下 秦郵王遍題忍字於四壁 人以非理相加 擧目見之而即忘 鄧孝廉佩忍字以隨身 明彰其德 陸處士勒忍字以勸世 陰注其功 元自實忍一時之忿 寃仇立解 莫氏子忍群小之侮 險難頓消 長沙太守持忍字以化民 百姓因之而息訟 浦江鄭氏用忍字以傳後 子孫奉之以為箴 由此觀之 千古聖賢 言論行事 前後一轍 可見忍之有益於人而不可須臾離也 謹按湟盤經 昔有人讚佛為福德相 或問曰何以見之 曰打而不嗔 罵而不怒 非大福德相乎 今人不知忍為福德相 本身恥之為受辱 旁人笑之為懦弱 此嗔心所由起也 要知辱不辱在人 受不受在我 聞諛言而喜者 是受諂也 聞詬言而怒者 是受辱也 心能不受 耳聽何傷 如火燒空 如風吹地 人當受打受罵時 但起念曰 彼來成就我之福德相而已 榮孰甚焉 如此則忿戾之氣消於烏有 寬容之度 出於自然 融融渾渾 藹然如在春風和氣中 此等境界 祇向度量寬弘處 便嬴得自在快活來 人能領略 則一生受用不窮矣 然上所述 皆吾人處世接物之法 若言乎佛 則更有進焉 何者 昔如來佛 被哥利王割截身體 節節支解 當是時 佛無人相 無我相 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 不生嗔恨之心 夫人以辱施於我 而我能忍之 是猶有人我之見 榮辱之分也 而佛則無人無我 無榮無辱 有何忍耐之可言 吾輩能修持到如此境界 豈非今日之如來乎 凡人所難能之事 我能不畏難苦而為之 是亦忍也 能忍則能柔 能忍則能弱 老子曰 弱勝強 柔勝剛 是可知天下之事 皆成於忍 而敗於不能忍也 嗚呼 自世之衰 人皆習於驕橫暴戾之行 而無忍讓謙和之德 任其情 使其氣 非獨鄰里宗族鄉黨之間 每因一言肇衅 即父母兄弟妻子之類 常以小事生離 是豈尚有人心哉 故揭忍字以警之 俾社會男女 縱不為如來古佛之人我兩忘 亦或如以上前人之勛業彪炳焉 豈不幸甚 


公 
公者無人我之分也 人惟無我 則公而不私 人惟有我 則私而不公 故公與私相對 人與我相對 小人為一己之私 知有我而不知有人 聖人以天下為公 知有人而不知有我 故私之一念 起於我見太深 公之一字 即在無人無我 無人無我者 即物我無間之謂也 呂氏云 無間則仁 有間則暴 無間則與萬物為一體 烏得而不仁 有間則獨私其身 烏得而不暴 是公私二字 乃仁暴之所分也 吾嘗思之 私生於愛 而害愛者莫如私 故人莫不愛其身也 旣愛其身 則衣食居住之所以衛吾身者 而吾私之 私之不已 而禍患出焉 人莫不愛其子孫也 旣愛其子孫 則珠玉金銀之所以遺子孫者 而吾私之 私之不已 而事變生焉 秦始皇築長城以備胡 為子孫帝王萬世之業 其所私於子孫者 非不周且密也 乃天厭其私 一傳至二世而滅 晉桓叔盡殺其兄之子孫 而以國祚傳於己子 其所私於子孫者 非不詳且盡也 乃天道好還 其子孫皆死於讒慝 此皆以私害愛之明證也 老子曰 聖人後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耶 惟其無私 故能成其私 夫無私即公也 而何以成其私哉 歷觀古之聖人 大道為公 無有顧其身家之私念 及功成德立 宗廟享之 子孫保之 非所以成其私乎 今有金錢於此 吾苟認為世界公共流通之物 以之擧辦公益 此則錢可以永遠存在 天下後世 皆謂吾為公德之人 若吾據為私有 將金錢作為個人之私用 或即遺之子孫 則終化為烏有矣 故私曲者 終難逃乎天理之公 而公直者反有以成其一己之私也 傳曰 天無私覆 地無私載 日月無私照 霜露無私降 此言天地之大 不外乎公也 天惟至公 故生萬物而不自生 地惟至公 故養萬物而不自養 然天地雖不自生自養 而萬物生長以後 其元氣仍還於天地 是天地之生萬物養萬物 即所以生自己養自己也 苟使天地不公 徒為自己 不以萬物為一體 則天地亦成為區區之一物 安足為天地哉 聖人與天地合德 大公無我 以天下為一家 中國為一人 幽明也 物我也 混沌同流而無間者也 幽明無間 故無神與人之分 物我無間 故無人與己之分 無人與己之分 則天下之人人物物 皆吾同胞也 安所往而不公哉 呂氏曰 古之得天下者 眾矣 其得之也必以公 其失之也必以偏 故洪範曰 無偏無黨 王道蕩蕩 無黨無偏 王道平平 陰陽之和 不長一類 萬物之主 不私一人 伯禽問治魯 周公曰 利而勿利 蓋言治魯之道 務在利民而勿自利也 荊人有遺弓者 而不肯索 曰荊人遺弓 荊人得之 又何索焉 孔子聞之曰 去其荊而可矣 老【】聞之曰 去其人而可矣 在孔子之意 以為人得之而已 何必荊人也 老【】之意 以為天下得之而已 何必人也 故老子則尤公之至也 天地大矣 生而弗予 成而弗有 萬物皆被其澤 得其利 而不知所由始 此天地之公 所以長久而不敝也 今人不解公義 陷溺於富貴功名 沉淪於聲色貨利 陰謀詭計 不顧損人 馳逐紛拏 徒求利己 卒之 天眼恢恢 疏而不漏 積資鉅萬者 不數年而鬼神發之 去而弗返 連陞顯仕者 不轉瞬而天地忌之 墮為下流 甚有斷子絕孫者 甚有跛足盲目者 私之為害 豈淺尠哉 

 

博者廣也 大也 廣大慈悲 廣大靈感 皆博之義也 子思云博厚配地 又云溥博如天 此言聖人之道 浩大宏博 如天之覆 如地之載 而不可窺其涯際也 耶穌傳教 以博愛為宗旨 彼其用意 無非欲將仁愛之道 流傳大千世界 俾世界之人 愛己愛人 無有差別 此乃耶穌之志也 夫耶穌救世 以隻身遊歷亞歐各國 所到之處 皆以救苦為本 教人為懷 考其言論 亦不外群賢列聖之常經 三綱五常之大要 故其入教之士 本其天之所賦 盡力化人 此耶教之所由大盛也 今世之人 有一長技 秘而寶之 恐其傳之旣廣 於己身大有不利 又見有師授其弟 必留一秘訣 恐其弟子高出於己 又見有創道之士 每每慳吝不傳 叩其故 則云天機不可漏洩 天道不可濫傳 不知天道無私 人生賴以養 草木賴以滋 禽獸賴以育 初無彼此之殊 噫 持是說者 皆不明乎博之之義也 自古聖賢 身處廿字之中 神遊廿字之外 所謂廿字之中者 曰忠曰孝曰仁曰義曰信曰忍 皆擧一善以立名也 所謂廿字之外者 統忠孝仁義信忍諸美而一之 且又大而化之 由一己以推之於萬物 由一時以推之於萬世 至廣大而盡精微 極高明而道中庸 邵子曰 超然環中 得其象外 程子曰 放之則彌六合 博莫博於此矣 且夫博之云者 即孟子善推所為之旨也 孟子言治道之要曰 天下之本在國 國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大學言平治之要 必推本於修身 故身者萬事之始也 人能由本身做起 自家而國 漸推漸廣 自人而天 愈感愈應 由是物以誠格 天以人化 刦殺不聞 瘟【】不見 盜賊不起 水旱不災 黑暗世界 變為光明世界 豈不善乎 孟子曰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 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 無他焉 善推其所為而已矣 博之一字 不外於推 能推則能博 是故義貫穹蒼 義之博也 仁周萬物 仁之博也 萬邦協和 和之博也 天下為公 公之博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孝之博也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慈之博也 與天地合其德 德之博也 與日月合其明 明之博也 質諸鬼神而無疑 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 忠與信之博也 廿字之中 能推廣一字 斯有一字之效驗 近世物質競爭 專重科學 而謂神道為無憑 不知科學亦由研究中得來 其原理亦不外陰陽五行光聲氣化之妙 神學亦然 科學神學 無有分別 未入其門 不知其所 吾願有志君子 合科學神學而並講之 則天人一氣 陰陽一理 而無愧於博學大儒矣 



古有孝經一書 詳言倫常之道 蓋倫常一日不滅 即天理一日不亡 故倫常者 天地之理之所載 即天地之氣之所行也 倫常有五 以父子為首 故古人以孝為百行之先 今人不知孝道 其病根在於不知父母之恩 非不知父母之恩也 知之而不十分切實 故雖有孝順之良心 却又被貨財妻子所損壞 而又無人提醒 是以一片孝心 長為私慾所隱伏而不得伸 此乃世人不孝之病根也 茲吾略言父母之恩 以為天下告焉 人試思未有身體之前 果何人所生 旣有身體之後 果何人所養 饑餓也何人乳哺 寒凍也何人衣裹 啼號也何人保抱 溲溺也何人盥洗 痲痘病症也何人醫救 飲食言語也何人教督 仔細思之 而父母之恩可知矣 父母一團心血 必完全用於子女之身 而後得以成立 故十月懷胎 三年哺養 為父母者 不知受多少艱難困苦 擔多少駭怕憂愁 偎乾就濕 捨己救兒 水火湯刀 關心掉慮 時乎嘻笑 則心為之喜 時乎啼哭 則忍耐其煩 己未飯而先防兒女之飢 己未眠而先調兒女之宿 饑飽必期得當 冷暖尤恐失宜 一旦遇有疾病 為父母者 不謂子之幼弱難養 反怨己之調理失時 採藥求醫 禱神問卜 恨不得將身代替 若或出外遠行 父母亦常牽心罣意 卜問歸期 即果早去遲來 亦必倚門而望 此皆父母生我育我撫我教我厚我望我之恩情 人所不可一日忘者也 至於成立 則又延師教讀 不惜俸金 擇配完婚 多耗經費 甚或苦積資財 購置田宅 以為子孫衣食居住之計 故父母自壯而老 一生一世 經營籌畫 無一非出於愛子之心 噫 父母畢生精血 盡銷磨於子女之身 及子女成立 而父母日漸衰老 倘不及時孝養 父母之恩 將何以報耶 俗云養子防老 積穀防饑 父母之千辛萬苦 以教養其子 無非望其子之卓然有成 為老年侍奉之計 乃世人不體其意 不念其恩 反謂父母為造人之機械 其生養 其教誨 其婚嫁 皆事之所當為 無所謂恩 亦無所謂報 不知羊有跪乳之仁 烏有反哺之義 禽獸尚能報本 而人反忘其父母之恩 不知孝養之道 豈非禽獸之不若乎 凡人在初生之時 一刻不離父母 及半年一載 能認人面目之時 在父母懷中 則喜 若別人抱之 則啼 自三四歲至十四歲 饑則向父母求食 寒則向父母索衣 以前時日 人人皆知親愛父母 及至娶有妻妾 增出房中幾許恩愛 則與父母間隔一層矣 及至生有子女 增出膝前幾許恩愛 又與父母間隔一層矣 幸而遇賢孝之妻子 則猶為家庭之福 若遇不賢之妻 不孝之子 彼則於枕邊論姑舅之短長 此則於膝下談公婆之厚薄 三言兩語 蓄怨心頭 反覺父母為不是 日深月久 妻子漸親 父母漸疏 妻子漸厚 父母漸薄 於是心目中祇知有妻子 不知有父母 妻子之凍餒必調理 父母之凍餒若罔聞 妻子之疾病必醫治 父母之疾病且放棄 衣裳飲食 先妻子而後父母 微疵曲過 恕妻子而責父母 噫 試思十四歲以前 何曾有妻 何曾有子 試思二三歲以內 何事非父 何事非母 俗語云 飲水記前情 不有父母 安有我身 不有我身 安有妻子 水有源 木有本 仔細思念 則前此之生育我者父母也 撫字我者父母也 教誨我者父母也 婚配我者父母也 父母非馬非牛 而為我勞苦一世 父母非奴非僕 而為我經營一生 父母之於我 有如此大德深恩 而我反謂父母為造人之機械 反謂父母之生養教誨 本其分所當為 是真禽獸之不若矣 吾觀天下不孝之人 父母或需一物,則生慳吝之心 殊不知我之身體 原為父母所生成 何況身外之物耶 父母吩咐一事 則生推諉之心 殊不知君欲臣死 不得不死 父欲子亡 不得不亡 死亡尚且不避 何況勞苦易為之事耶 吾又觀天下不孝之人 父母責罵一言 笞打一杖 則嗔之恨之 甚至怒目反拳 使父母呼天籲地 及遇權貴之人 則甘心受其辱罵而無言 噫 使能以趨承權貴之心 趨承父母 則性氣自然和平 而孝心即於此發動 然又非所云孝也 不過免觸父母之怒而已 夫父母之罵我打我 無非責望成人 並非含有惡意 即或老耄昏瞶 非理相加 為子者亦當欣然領受 不敢稍有恨心 蓋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即令父母有所不是 而為其子者 不能以是非之理相繩也 吾又觀天下不孝之人 對妻妾則和顏悅色 對父母則暴氣粗言 對兒女則痛癢相關 對兄弟則秦越相視 殊不知父母在前 妻妾在後 失妻妾則可再娶妻妾 失父母不能再有父母 又不知兄弟在前 兒女在後 失兒女可以再有兒女 失兄弟不能再有兄弟 石子有言 人能以愛妻妾之心愛父母 則無有不孝 人能以疼兒女之心疼兄弟 則無有不友 能孝能友 而人子之道得矣 是故曾子之事親也 其妻蒸梨不熟 而欲出之 張範之遇賊也 將子代姪 以延其兄弟之後 於此可見父母之與妻妾 兄弟之與兒女 其輕重有天淵之別也 且夫孝之一字 自其大者言之 則自立身以至於仁民愛物 其事業固非常人所能 而自其小者言之 則一在養父母之身 一在安父母之心 斯二者 乃人子之所易為也 何謂養父母之身 蓋父母之身 乃吾身之所自出也 吾知愛吾之身 而不知愛父母之身 是舍本而逐末也 但養身可分為四:
(一)曰飲食 凡奉親者 無不欲力求珍饈 羅列甘旨 在富貴之家 固易於措設 若貧門賤戶 菽水可以承歡 故家常蔬菜 祇要味汁調和 生熟中節 不可任意潦草 若有美食 先奉父母 但能博得父母一日之歡 即為人子一日之孝 至於年老氣衰 脾胃虛弱 所陳食品 必需香美軟熟 易於消化之物 若生冷粘膩 堅實難化者 則不可進之 以生其病 此飲食之不可不調理者也 
(二)曰衣服 凡富貴之家 固不難採辦錦繡 若寒素之子 即平常布服 祇需冷暖合宜 換洗周密 亦可以安慰父母 古人有以磚灸熱 布包置於足後者 有以錫造壺 熱水置於被內者 因年老人火氣不足 遂以他物溫之 亦曲禮冬溫之意也 漢黃香年方九歲 夏則以扇拂其父母之床 冬則以身煖其父母之被 太守劉護表而異之 彼以年小行孝 況年長而不知乎 此衣服之不可不調理者也 
(三)曰起居 為人子者 必需時時關注 凡江湖風浪 危橋險岸 雨雪霜霧 清晨黑夜 不可令父母輕往 喪祭鬪訟憂愁及勞心費力之事 不可令父母去行 若為喜慶安逸快樂之事 則多勸行之 父母之所喜者 如念佛談禪招飲閒遊之類 則亦多勸為之 其行住坐臥 必需顧料扶持 使父母安閒自在 快活度日 即為人子盡心之處 至於美宮室 則令父母居之 美器物 則令父母用之 凡父母之所好者 則張羅以致之 父母之所惡者 則自受而用之 此起居之不得不調理者也 
(四)曰疾病 父母年老氣衰 容易受病 病則加意調攝 小心奉侍 左右相隨 不可稍離時刻 飲食藥餌 親自為之 不可委諸奴婢 昔漢文帝母后有病 湯藥必親嘗之 何況士庶之賤耶 父母在病中 有污床褥 為子者 必勤勤拭換 不可稍有嫌惡之心 試思彼在懷抱時 便溺糞污 父母何曾嫌惡耶 昔黔婁為親嘗糞 人皆以孝稱之 何況拭換之勞 尤為易易乎 古有因父母之病 衣不解帶 食不甘味者 噫 彼亦人子也 我亦人子也 彼能是而我豈不能是乎 此疾病之不得不調理者也 上列四端 如調理飲食 所以報乳哺之恩也 調理衣服 所以報襁褓之恩也 調理起居 所以報提携顧復之恩也 調理疾病 所以報痘痲醫救之恩也 父母種之於前 而獲之於後 子女受之於前 而還之於後 投桃報李 友誼且然 何況父母非朋友之比耶 養身之大略如此 何謂安父母之心 蓋父母之心 莫不欲其子之為善人 行善事 大而揚名顯親 小而安分樂業 若其子越理犯法 若禍招災 失業廢時 斬宗絕嗣 固非父母之願 而必有所不安也 孟子云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 惰其四肢 不顧父母之養 一不孝也 博奕好飲酒 不顧父母之養 二不孝也 好貨財 私妻子 不顧父母之養 三不孝也 徇耳目之欲 以為父母戮 四不孝也 好勇鬪狠 以危父母 五不孝也 此五者 皆非父母之所安也 趙氏云 不孝有三 阿意曲從 陷親不義 一也 家貧親老 不為祿仕 二也 不娶無子 絕先祖祀 三也 三者之中 無後為大 中庸引詩之言曰 妻子好合 如鼓瑟琴 兄弟旣翕 和樂且耽 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由此觀之 妻子不和 則父母之心不安 兄弟不睦 則父母之心亦不安 推而至於立身行己 交朋處世 凡有違於廿字者 皆非父母之所安 而不得謂為孝也 孝豈易言哉?是故父母有爭 則細意疏解 父母有過 則從容勸諫 凡虧體辱親之事 敬畏而不敢為 凡揚名顯親之事 勇行而不敢怠 即如父母旣沒 亦當曲體生前之意 而不敢稍有違背 豈獨葬埋祭祀宗廟墳墓之不可苟且從事哉?蓋一生所作所為 事事可問我心 即事事可合父母之心 事事可合父母之心 即事事可合天地之心 父即天 母即地 人豈有二天地哉?安心之大略又如此 近有一種論說 謂父慈則子孝 父不慈則子可不孝 且前親後晚 父母之待子不同 則子之待父母者亦異 噫 此種邪說 陷人不小 夫繼母養母庶母皆母也 父母苟有偏愛 為子者尤宜竭誠相敬 使之有所感悟 昔瞽瞍愛象而欲殺舜 舜盡事親之道 而瞽瞍底豫 此明證也 又有閔子騫者 其母早喪 繼母姤之 衣以蘆花 繼母所生二子皆衣棉絮 父知之 欲出繼母 子騫泣曰 母在一子寒 母去三子單 父從之 母聞悔改 此又明證也 斯二人者 一則父不慈 一則母不慈 而二人竟有以感悟之 宜夫孔子以孝稱之也 譚子有言 感父之慈 非孝也 喜君之寵 非忠也 感始於不感 喜始於不喜 喜感在心 忠孝何在 細玩斯言 是知慈不慈在親 孝不孝在我 不可以彼而易此也 程子曰 父雖不慈 子不可不孝 斯言得之矣 嘗聞人云惟一孝字足以感天地鬼神 以吾思之 理有固然者 何也 天地即父母也 鬼神即天地之功用 造化之主宰也 以孝相感 兩情相得 安得不如響斯應乎 昔王祥性孝 繼母朱氏有疾 欲食生魚 天寒氷凍 祥解衣 將剖氷求之 氷忽自解 雙鯉躍出 持之而歸 母又思黃雀炙 復有雀數十 飛入其幕 復以供母 夫魚鳥何知 而皆自來以遂其孝 非天地佑之 鬼神助之耶 明時楊黼訪謁無際大士 途遇一僧曰 汝見無際不如見活佛 黼曰活佛何在 僧曰 汝但歸見披衿倒屣者即是 遂歸 暮夜叩門 母聞披衿倒屣出戶 黼乃一見感悟 自是竭力孝養 世之人往往向遠方求佛 殊不知佛即在於堂上 吾謂人能竭誠盡孝 念念不忘 佛即在於心頭也 非獨佛在心頭 即天地鬼神亦皆在於吾心矣 彼以父母為造人機械 不能養其身 安其心 以盡人子之道者 其思之 其熟思之 



仁之為道 博愛是也 大千之中 芸芸者眾生也 而眾生之生生不息者 天德也 天有好生之德 故四時相推 以成化育 如春之生 夏之長 秋之收 冬之藏 雨露之滋培 寒暑之迭代 莫非天心之仁也 惟聖人能則之 推愛己之心以愛人 又推愛人之心以愛物 物我無間 其仁如天矣 孟子曰 仁者無不愛也 萬物之發育 皆本乎仁 故木果之核曰仁 如桃仁杏仁之類 生機洋溢 發育無窮 倘果無仁 則生生之理絕矣 嘗考果之一字 乃道家澈始澈終 內聖外王之心法 何也 果之為物 內藏核實 含有化生之機 是其仁也 外極圓融 著有冲和之態 是其智也 及夫時至 由仁而發芽生葉 開花結果 果又生仁 自始至終 生生不息 是其勇也 知仁勇三者 天下之達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也 故道家取以為法 其言曰 善者果而已 果而勿矜 果而勿伐 果而勿驕 果而勿強 是以道家之流 勤修苦煉 造成內聖之工夫 果之仁也 和光同塵 渾然太極之旋轉 果之知也 道成則入世立功 功成則急流引退 果之勇也 三者之中 以仁為主 知以行之 勇以達之 其實非有二物也 不過順夫天道之自然而已矣 夫天地以好生之德 生長萬物 及萬物生長過盛 則皆利己之生 而害他物之生 於是天惡其勝而殺之 實則非天殺之 乃自殺也 何以故 萬物受天之氣以生 皆具有好生之德 是即仁也 有仁即能生 故孔子曰 仁者壽 及至生長過旺 生機發洩於外 內存之仁失矣 內存之仁失 即天賦之性亡 性亡則死 孔子曰 枉之生也 幸而免 蓋言人而不仁 則無生理也 老子曰 物壯則老 是謂不道 不道早已 蓋言物失其仁 則無生氣也 且天之好生 原是生萬物 而不祇生一物 故人有好生之心者 天必佑之 人有好殺之心者 天必惡之 何也 生物殺物 天之大權 聖人體天行道 賞罰大公無私 是即代天生殺 倘若不秉公道 殺人以自肥 害人以自利 則天所欲生者 人反無故而殺之 天安得而不惡之乎 世之人以為天本無聲無臭 不能賞罰人 殊不知天雖不言 卻有無形之賞罰 老子曰 天眼恢恢 疏而不漏 蓋天道本乎自然 凡人事上自然之果報 皆天道之作用也 甚矣不仁之可危也 夫人之生也 莫不具有仁德 但為氣稟所拘 人慾所蔽 遂隱伏而莫伸 然其本體之仁 未有嘗息者 故見孺子將入於井 則有怵惕惻隱之心 是乃仁之發現也 倘能擴而充之 盡其性以盡人與物之性 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而與天地參矣 吾觀物之性善者 莫如麟 不行邪徑 不履生草 螻蟻之屬 不忍踐傷 故古人稱為仁獸 人苟行為不正 性好傷生 則不如麟遠矣 又何可以為人哉 是以孫叔敖有埋蛇之仁德 卒膺宰相之榮 宋公序有救螘之仁慈 卒中狀元之選 後漢楊寶推恩救雀 其子孫四代三公 其他以施仁而得善果者 史書所載 不一而足 天之報施仁人 顧如是乎 方今天下之士 競言利而不言仁 馴致妖氛迭起 浩刦時行 民不聊生 至如此極 本社秉上天好生之仁 特示人以仁字之用 蓋仁為性之所出 義為理之所生 性賅乎理而義即統於仁也 吾願天下之人 以仁存心 曲體天地好生之德 以仁接物 悉合聖神救世之心 己溺己饑 無分乎種族民物 無善無惡 悉庽以愷悌慈祥 浩浩乎正氣塞乎兩間 戾氣消於宇宙 風同道一 萬眾歸仁 斯堯舜禹湯文武之郅治 不難再見於今日矣 艷乎爍哉 



慈悲為佛家之正性 即儒家悲憫之深衷 博施濟眾 利物濟人 凡人皆宜抱此心 匹夫皆宜任此責 所謂惻隱之心 人皆有之也 夫慈之一字 為善念之所發端 何也 念者心之動也 事有善惡 念無善惡 是念加於事之善者為善念 是念加於事之惡者為惡念 書曰惟聖罔念作狂 惟狂克念作聖 聖與狂祇有一念之分 要在未發之先 慎其幾而已 人能去惡念而存善念 去狂念而存聖念 則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 實於無量千萬佛種諸善根 擴而充之 即為天地好生之德 而五教聖人救世之宏願 亦無非起於是念而已 今本社將五教混而為一 定名宗教哲學研究社 甚願在社會員 注意於慈 念聖賢之念 心天地之心 慈善為懷 積功累德 則由一人之慈 引動千萬人之慈 推而至於無量無邊眾生 亦無不慈 將見彌綸六合 貫徹大千 肫肫其仁 無有隔閡 則妖氛無自而生 災刦亦從此而滅矣 

 

覺者覺悟之謂也 事至而悟知曰悟 未至而先知曰覺 故悟難 而覺則尤難也 中庸曰 至誠之道 可以先知 國家將興 必有禎祥 國家將亡 必有妖孽 見乎蓍龜 動乎四體 禍福將至 善必先知之 不善必先知之 曰前知 曰先知 皆覺之功也 然非至誠則不能焉 又曰誠則明 明則動 動則變 變則化 夫至於明動變化 則覺之功用大矣 莊子以人之生死等於夢覺 嘗曰夢飲酒者 旦而哭泣 夢哭泣者 旦而田獵 方其夢也 不自知其夢也 覺而后知其夢也 且有大覺 而后知其大夢也 又曰 予惡乎知悅生之非感耶 又惡乎知惡死之非遠行而不知歸者耶 細玩斯言 則知人之夢而不覺者 因有生死之見存也 有生死之見 斯有人我眾生壽者之相 有人我眾生壽者之相 斯有貪嗔癡愛四字之迷 愈迷則愈夢 愈夢則愈不覺 愈不覺則愈陷於輪迴之苦海 而不得脫 不亦重可哀哉 間嘗考究生死之理 乃知人本無所謂生 亦無所謂死 何也 生死者 乃陰陽二氣之聚散耳 氣聚則生 氣散則死 而我之神 即隨其聚散以為去來焉 當其神之來也 則氣聚而託於形 形即由是而長 故謂之生 及其去也 則氣散而離於形 形即由是而壞 故謂之死 是神者我也 形者我所居之舍也 我有來去 故舍有成壞 然則生者非生也 以神之來而形成耳 死者非死也 以神之去而形壞耳 而彼去來 權不在我 又實在於陰陽之氣之聚與散 則是我身者 天地之一物也 我安得私而有之哉 昔有人告舜曰 汝身非汝有 是天地之委形也 性命非汝有 是天地之委順也 子孫非汝有 是天地之委蛻也 信如此言 則我之身體性命與子孫 皆非我有 何況身外之禾稼土木 禽獸魚鼈 金玉珍寶 穀帛財貨 皆天之所生 地之所養 不得認為我有耶 列子曰 天地萬物 不相離也 認而有之 則惑矣 噫 此皆覺之之言也 道德經曰 善攝生者 兕無所投其角 虎無所措其爪 夫何故 以其無死地 所謂無死地者 無可死之地也 人自幼至壯至老 有生必有死 即果年高百歲 亦不免同歸於盡 惟聖人勘透此理 不於肉身求生 而於性身求生 不憂肉身之死 而憂性身之死 老子曰 吾身旣無 吾有何患 孔子曰 殺身成仁 岳飛關羽 殉國而死 耶穌舍身救世 佛受哥利王節節支解 此皆數聖人攝生之模範 肉身雖死 真性常存 蓋肉身有形有質 有受死之地 所以有生有死 性身無體無方 無可死之地 故能不生不滅 人能空此數十年必壞之肉身 而攝此千萬年不死之性身 則為大覺仙人矣 且夫人之逐逐營營 奔走醉夢之場 而不自覺者 非性不明 乃物慾蔽之耳 故木本靜也 而所以動之者 風搖之也 水本清也 而所以濁之者 土渾之也 人本有覺也 而所以無覺者 慾炫之也 身之有慾 如樹木有蝎 樹抱蝎則還自鑿 身抱慾則還自害 故蝎盛則木折 慾熾則身亡 欲救吾身 先去情慾 欲去情慾 先歛五關 五關者情慾之門 嗜好之府也 人能閉關絕慾 則內觀無我 外觀無物 而性明矣 性旣明 則千百年以後之事 如在目前 千百里以外之事 如觀掌上 以此言覺 則無所覺 而無所不覺矣 雖然 覺亦豈易言哉 古往今來 凡造十惡業者 六塵偏染 三業縈纏 要皆陷於不自覺耳 是以陰罪陽過 日累月深 背道違真 順邪棄正 生遭顯戮 歿受冥誅 身落三塗 欲求解脫而不得 良可歎也 本社特提覺字以喚醒之 務望世界男女 及早回頭 勿入沉迷之境 快登道岸 同期覺悟之生 然非欲人超棄塵凡 高言虛妙也 不過於處世接物之時 遵守廿字 改過遷善 養性修真 悟迷途其未遠 覺今是而昨非 則是一覺也 有天堂地獄之別矣 故以斯道覺斯民也 



人之有節 猶竹之有節也 竹有節 故能勁立 人有節 故能堅剛 古來忠臣義士 孝子烈婦 皆本節字而成 良以節乃天地正氣之所鍾 故雖臨白刄 蹈湯火 而有不折不撓之概也 文天祥曰 時窮節乃見 蓋窮者 眾人之所不幸 而君子之所大幸也 何也 不遇疾風 無以知勁草 不逢亂世 無以識忠臣 故君子以處危亂 而節愈顯 雖然 節固君子之所願 亦非君子之所願也 舉世皆狂瀾矣 煉石補天 將誰出乎 故曰君子之所願也 然與為由之勇 賜之辯 不若為回之太和安逸 而勇辯無所施之為愈也 故曰 節者非君子之所願也 君子之不得已也 人於不得已之際 而死生不改其守 非天植之性 其孰能之 故丹可磨而不可奪其色 蘭可燔而不可滅其香 玉可碎而不可污其白 金可消而不可改其剛 各抱天然之性 非可強變者也 士君子之抱德不移 亦猶是耳 昔者趙文子其身若不勝衣 其言若不出口 及宋之盟 談笑當甲兵之變 神閒氣定而不辭 晏子長不滿六尺 及崔慶之盟 鈎以曲戟而不避 是知天下之至剛 成於天下之至柔 其柔者時之未至 義之未形 有似乎懦 及夫時至義起 九死不能屈 千金不能移 要在平日有所養 而後臨大節而不奪也 近世三綱淪 九法斁 男女之失節者多矣 舉世茫茫 前途渺渺 問有為臣死忠者乎 無有也 問有為子死孝者乎 無有也 問有為婦死節 為友死義者乎 無有也 傷風敗俗之事 時有所聞 越禮犯法之端 擧目皆是 故本社特標節字 以曉之 曉之云者 欲社會男女同胞 砥礪名節 而欲砥礪名節 則必先謹小節 所謂謹小節者 即一言一行 毫不苟且之謂也 平居旣有操持 臨難斯有節義 古之烈女 從不二夫 古之忠臣 事不二主 皆節之一字 有以堅其操 而固其守也 雁不易配 鵠忍寡棲 禽鳥尚不失節 豈以人而不知守節全節 以終其節乎 孔子曰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願與世人共勉之 

 

儉乃奢之反 奢者好動 儉者好靜 奢者好難 儉者好易 奢者好煩 儉者好簡 奢者好逸樂 儉者好恬淡 此必然之理也 世之尚奢者 半皆託言於禮 故譚子曰 禮貴於盛 儉貴於不盛 禮貴於備 儉貴於不備 禮貴於簪纓 儉貴於布素 禮貴於炳煥 儉貴於寂寞 富而富之愈不樂 貴而貴之愈不美 金玉者富之常 官爵者貴之常 渴飲則甘 餓食則香 夫惟儉可以知非 觀於此言 則知儉乃德之基 奢乃惡之漸 覩食象者 以食牛為不足 覩戴冕者 以戴冠為不足 不足有所自 蓋失於不簡 不簡有所自 蓋始於多慾 惟清心寡慾之士 能抱中守一以全於儉 先儒有云 儉於聽 可以養虛 儉於視 可以養神 儉於言 可以養氣 儉於動 可以養精 儉於私 可以獲富 儉於公 可以保貴 儉於門闥 可以無盜賊 儉於環衛 可以無叛亂 儉於職官 可以無奸佞 儉於嬪嬙 可以保壽命 儉於心思 可以出生死 是知儉可為萬化之柄也 吾聞王者皆知御一可以治天下 而不知孰為一之 夫萬道皆有一 仁亦有一 義亦有一 禮亦有一 智亦有一 信亦有一 一能貫五 五能宗一者 天下可以治 其道蓋簡 而出自簡之 其言蓋玄 而入自玄之 是故言守一之道 莫過乎儉 儉之所律 則仁不蕩 義不浪 禮不奢 智不變 信不惑 心有所主 而用有所本 取有所限 而民有所賴 故君儉則臣知足 臣儉則士知足 士儉則民知足 民儉則天下知足 天下知足 所以無貪財 無競名 無欺罔 無驕佞 渾渾噩噩 還我太古之風 行我三皇之化 而天下治矣 古之君子 有保一器 而畢生無璺者 有掛一裘 而終身不敝者 非過慳也 所以惜福惜名 兼惜德耳 世之有慳號者 人以為大辱 殊不知此乃純儉之道也 於己無所與 於人無所取 我耕我食 我蠶我衣 人不怨之 神不罪之 夫奚有不可者 故一人知儉 一家富 王者知儉 天下富 儉之為義大矣哉 今世之士 一踞要津 則剝取民膏民脂以自富 甚或攻城奪地 擄掠金玉珍寶 以供其妻妾輿馬衣服宮室之奉 且或散之於賭博 而不加惜焉 噫 若而人者 不亦自喪其德 自減其福乎 又嘗聞諸譚子 儉於臺榭 則民有餘力 儉於寶貨 則民有餘財 儉於戰伐 則民有餘時 不與之 猶與之 不取之 猶取之 海伯亡魚 不出於海 國君亡馬 不出於國 治政者能體斯義 則下無民窮財盡之虞 上無喪德減福之失 治身者能體斯義 則外有廉取仁施之德 內有省心節慾之功 不亦盡美而盡善乎 故曰惟儉者可以親百姓 可以司粟帛 可以掌符璽 可以即清靜之道 

 

回教以清真為主 清者對濁而言也 真者對假而言也 凡天下有形之物 皆濁也 天下污濁之物 皆假也 人能去濁留清 去假存真 而修真之道得矣 夫所謂修真者 果何在也 人生天地間 莫不存有我見 究竟我得之為我 有真我 有假我 假我者 即此血肉之軀 因我 當初一念之差 不能自主 遂墮於四大假合 紅塵醉夢之中 是以寄迹於此 留形於此 此乃幻化之身 最久不過百年 終歸朽壞 得之不榮 失之不辱者也 身旣如此 何況天地間富貴榮華 夫妻子女 乃一切身外之物 尤屬風雲偶合 春夢一場 得之不足喜 失之不足悲者耶 噫 世之逐逐營營 具有有無生滅等相 因緣而起見 隨境而生心者 皆認賊為子 不知假我之為假合也 真我者 即我本來面目 千萬年而不變 自混沌以來 賢不加多 愚不加少者也 人能閉門自修 用功煆煉 久而久之 後天氣質之性煆化殆盡 先天靈陽之炁 日益充盈 陽氣充盈 真人乃現 可有可無 可大可小 可以超生死 可以出輪迴 天地有壞期 而我獨無壞期 人物有生死 而我獨無生死 蓋以此本陽神 至虛至無故也 然虛之極 即實之極 無之極 即有之極 故我能生天地萬物 天地萬物不能生我 是之謂真我 是之謂真樂 彼世之任情放棄 不知保我靈陽 養我性天者 皆認恩為仇 而不知真我之有真樂也 惟達人知之 掃除一切窮通得喪是非利害吉凶禍福生死榮辱諸相 養我真精真氣真神 悠悠乎與太虛同體 浩浩乎與造化同遊 而不知真我之為真我也 又遑問假我之為假我乎 若夫庸夫俗子 明明真我 認之為假 明明假我 認之為真 惟其認假為真 則凡聲色貨利富貴功名 如浮雲之過太空 而不足介懷者 每每認為我有 殊不知我身非我有也 況身外物乎 惟其認真為假 則凡身心性命 精神氣血 如至寶之佩吾躬而不可稍離者 每每自甘暴棄 殊不知此乃一元真宰 非外物所可比倫也 是以一真旣離 百假俱聚 往來酬酢 各存虛偽之心 遠近親疏 咸懷詐騙之術 自欺欺人 自誤誤國 此人心之所以日壞 世道之所以日乖也 吾願有志君子 真以處世 而無狡飾之心 真以幹事 而無懈怠之意 真以修道 而不為氣稟所拘 人欲所蔽 夫於是則一真百真 而可還其天地生我 聖賢教我 父母養我之虛靈不昧之性真矣 豈不善乎 

 

禮者聖人承天命而制之者也 天未嘗以禮與聖人 天特以禮寄聖人 俾制之 以定千秋之名分 立萬世之防閑耳 孔子曰 天下有道 禮樂征伐 自天子出 子思曰 非天子不議禮 又曰雖有其位 苟無其德 不敢做禮樂焉 雖有其德 苟無其位 亦不敢做禮樂焉 故禮非聖人不敢作 又非在位聖人不敢作 自生民以來 五帝三王 不相襲禮 然周因於殷 殷因於夏 文質之損益 雖有不同 而必以綱常 為之體則一也 此三代之禮所以相因也 夫子答子張之問曰 其或繼周者 雖百世可知 孔子周人也 何以知百世之同於周禮耶 馬氏謂三綱五常 為禮之大體 蓋世雖有變 三綱五常不能變 三綱五常不能變 即禮之大體不能變 此孔子所由百世可知也 朱子解釋禮字 謂為天理之節文 人事之儀則 所謂節文者何也 譬如為人子者 應盡其孝 此天理也 冬溫而夏清 昏定而晨省 此節文也 孔子告樊遲曰 生事之以禮 死葬之以禮 祭之以禮 此皆孝之節文也 夫禮無一定 施之於父母 則生事葬祭 有敬謹之禮 施之於兄弟 則徐行後長 有和讓之禮 施之於朋友 則周旋進退 有交接之禮 其他處鄉黨入宗廟 內而家庭 外而邦國 與夫一言一語 一步一趨 靡不有當然之理 故禮者所以定尊卑 明貴賤 序少長 別男女 辨等列 習威儀也 聖人制禮 使天下之人 無以卑踰尊 賤妨貴 少凌長 男女有別 等第有差 故周禮儀禮曲禮諸書 所列子臣弟友之倫 升降拜跪之節 無不言之甚詳 責之甚備 誠知天下後世之治 不治於治 而治於循禮 天下後世之亂 不亂於亂 而亂於犯禮 故不得已而制之 威儀三百 曲禮三千 以防其微 而杜其漸焉 呂東萊曰 慾之寇人 甚於兵革 禮之衛人 甚於城郭 殆深見乎世之踰閒越軌 犯上作亂者 莫非起於慾之一念 而欲去其慾 則莫先乎禮 故王者制禮 所以齊民也 君子守禮 所以保身也 管子曰 禮義廉恥 國之四維 四維不張 國乃滅亡 是故國君夫人 父母沒 使大夫寗於兄弟 禮也 魯桓公犯此禮 及文姜如齊 卒死彭生之手 姑姊妹已嫁而返 兄弟弗與同席 亦禮也 齊襄公犯此禮 以通於文姜 卒召豕人之變 其餘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間 因越禮而滅身亡國 斬宗絕嗣者 史傳所載 指不勝屈 噫 人皆視禮為無益之煩文 謂其不必拘泥 而孰知禍之至如此哉 嘗考禮於天時屬夏令 於地紀屬南方 於人身屬心 於五行屬火故 故禮者嚴如斧鉞 肅若秋霜 為人所懍然不可犯者也 倘或犯之 則男女自由 而不以禮為嫁娶 父子平等 而不以禮判尊卑 昔人所謂衣冠禽獸者 是耶非耶 書曰 天秩有禮 禮之本 原出於天 故禮雖聖人制之 而不啻天定之也 人但知天不可犯 而不知禮不可犯 豈真知天者乎 今本社即以天禮為重 天禮之儀文 至廣至大 姑就其狹而小者言之 吾人在家 父母坐 則侍立於傍 父母問 則敬立以對 與兄長行 則隨乎其後 兄長有事 則身服其勞 嫂叔不通問 男女不授受 姑姊妹之前 毋敢褻體 子女侄之輩 毋或戲言 待賓客則敬貌和容 待僮僕則嚴氣正性 至於處世接物 常存誠敬之心 即果獨坐閒居 不失謹嚴之意 皆所謂禮也 豈獨冠婚喪祭之不可忽哉 孔子曰非禮忽視 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 願我天下男女同胞毋忽視之 

 

本社所尊廿字 以和字居末 其意深遠 蓋嘗反覆推論 和之下連有各字者 曰和順 曰和平 曰和合 曰和樂 蓋和則順 不和則不順而相逆 和則平 不和則不平而相陂 和則合 不和則不合而相離 和則樂 不和則不樂而相怨 此事有必至者也 和之上連有各字者 曰父子和 兄弟和 夫婦和 朋友和 宗族和 鄉黨和 妯娌和 蓋和則為父子 為兄弟 為夫婦 為朋友 為宗族 為鄉黨 為妯娌 不和則不可之謂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宗族鄉黨 與妯娌也 此又理之必然者也 細玩和字 從禾從口 盖禾至午時開口 此時乃天地中正之氣 不偏不撓 故曰致中和 天地位焉 萬物育焉 人苟以中正之氣 位天地而育萬物 則大人之能事盡矣 嘗觀和順之家 其祥瑞有可見於物類者 昔陳褒南唐江州人也 十世同居 宗族七百口 設廣席 長幼以次座而共食之 其家畜犬百餘 共一牢食 一犬不至 諸犬為之不食 犬知愛其同類 非和順之所感乎 今世之士 以同流合污為和 噫 亦惑矣 孔子有言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蓋和與同迹相似而義相反 不可不辨也 今有人焉 彼謂善 我從而善之 彼謂惡 我從而惡之 隨身附和 不察可否焉 是同也 而不可謂之和 又有人焉 彼謂善 我於善之中察其惡 彼謂惡 我於惡之中察其善 揆情酌理 得夫好惡之正 而不流於偏焉 是和也 而不可謂之同 今本社創立伊始 求真實前輩指示過失 即和之意也 何者 目能察秋毫 而不能自觀其睫 力能擧九鼎 而不能自擧其身 人皆明於觀人 而不能自知其過 誠得益友以匡救之 輔助之 使我無大過 亦無不及 非中和之道乎 今夫庖人治庖 過於鹹則益之水 過於淡則益之鹽 必鹽水配合 得其和焉 而後謂之和羹 詩曰 亦有和羹 旣戒旣平是也 樂人治樂 其聲高者 抑而下之 其聲低者 揚而上之 必高下相合 得其和焉 而後謂之和聲 詩曰 樂于和聲 和聲克諧是也 食也者悅吾口者也 過三寸則不知也 而必求其味之和焉 樂也者悅吾耳者也 過一夕則不知也 而必求其音之和焉 況心為吾身之主 氣為吾身之用 安得不求其和耶 孟子曰 持其志毋暴其氣 此和之之道也 雖然 和亦未易言也 良工塗漆 漆緩則難晞 漆急則不固 均其緩急 使之調和則美焉 冶人鑄劍 太剛則折 太柔則卷 欲無折則加之鉛 欲無卷則加之金 何者 金性剛而鉛性柔 均其剛柔 使之調和則善焉 人之心性有似於此 徐偃王性軟而國滅 齊簡公性懦而國亡 過於柔者也 陽處父性強而被害 鄭子陽性猛而殺身 過於剛者也 皆不和之所致也 陰陽和而後雨澤降 時序和而後萬物生 苟有偏勝 則為水火未濟 而變亂生焉 今天下君子道消 小人道長 乃陰盛陽衰 天人紊亂之際 固無所謂和也 人與人不和而爭訟起 國與國不和而戰鬪開 怨氣薰蒸 演成浩刦 此所深為浩歎者也 今欲挽回浩刦 不得不提倡廿字 以調和天地之氣化焉 誠使天下同胞洞明此理 和汝性情 和汝氣質 而身修 和汝兄弟 和汝妻子 而家齊 和汝政治 和汝人民 而國治 和汝鬼神 和汝物類 而二氣調 三才正 和風甘雨 萬象同春 有何天心之不可回 劫運之不可挽哉 願我邦人君子其共勉之 天下幸甚 

2008年9月4日 星期四

測試直書

      節 道 香 雪
      烈 品 天 地 其
      冰 第 赤 一 一
      霜 一 子 點
      融 貞 衷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