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中文直書排版及 含中文造字的圖檔字:【 】。 德 公 博三字 皆有造字圖檔【 】。 下載網頁文章須將圖檔字【 】以圖檔格式另行存檔。 再插入文章中正確位置即可完整呈現。

2008年9月7日 星期日

彌羅心 天德教 人生指南(仁)


仁之為道 博愛是也 大千之中 芸芸者眾生也 而眾生之生生不息者 天德也 天有好生之德 故四時相推 以成化育 如春之生 夏之長 秋之收 冬之藏 雨露之滋培 寒暑之迭代 莫非天心之仁也 惟聖人能則之 推愛己之心以愛人 又推愛人之心以愛物 物我無間 其仁如天矣 孟子曰 仁者無不愛也 萬物之發育 皆本乎仁 故木果之核曰仁 如桃仁杏仁之類 生機洋溢 發育無窮 倘果無仁 則生生之理絕矣 嘗考果之一字 乃道家澈始澈終 內聖外王之心法 何也 果之為物 內藏核實 含有化生之機 是其仁也 外極圓融 著有冲和之態 是其智也 及夫時至 由仁而發芽生葉 開花結果 果又生仁 自始至終 生生不息 是其勇也 知仁勇三者 天下之達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也 故道家取以為法 其言曰 善者果而已 果而勿矜 果而勿伐 果而勿驕 果而勿強 是以道家之流 勤修苦煉 造成內聖之工夫 果之仁也 和光同塵 渾然太極之旋轉 果之知也 道成則入世立功 功成則急流引退 果之勇也 三者之中 以仁為主 知以行之 勇以達之 其實非有二物也 不過順夫天道之自然而已矣 夫天地以好生之德 生長萬物 及萬物生長過盛 則皆利己之生 而害他物之生 於是天惡其勝而殺之 實則非天殺之 乃自殺也 何以故 萬物受天之氣以生 皆具有好生之德 是即仁也 有仁即能生 故孔子曰 仁者壽 及至生長過旺 生機發洩於外 內存之仁失矣 內存之仁失 即天賦之性亡 性亡則死 孔子曰 枉之生也 幸而免 蓋言人而不仁 則無生理也 老子曰 物壯則老 是謂不道 不道早已 蓋言物失其仁 則無生氣也 且天之好生 原是生萬物 而不祇生一物 故人有好生之心者 天必佑之 人有好殺之心者 天必惡之 何也 生物殺物 天之大權 聖人體天行道 賞罰大公無私 是即代天生殺 倘若不秉公道 殺人以自肥 害人以自利 則天所欲生者 人反無故而殺之 天安得而不惡之乎 世之人以為天本無聲無臭 不能賞罰人 殊不知天雖不言 卻有無形之賞罰 老子曰 天眼恢恢 疏而不漏 蓋天道本乎自然 凡人事上自然之果報 皆天道之作用也 甚矣不仁之可危也 夫人之生也 莫不具有仁德 但為氣稟所拘 人慾所蔽 遂隱伏而莫伸 然其本體之仁 未有嘗息者 故見孺子將入於井 則有怵惕惻隱之心 是乃仁之發現也 倘能擴而充之 盡其性以盡人與物之性 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而與天地參矣 吾觀物之性善者 莫如麟 不行邪徑 不履生草 螻蟻之屬 不忍踐傷 故古人稱為仁獸 人苟行為不正 性好傷生 則不如麟遠矣 又何可以為人哉 是以孫叔敖有埋蛇之仁德 卒膺宰相之榮 宋公序有救螘之仁慈 卒中狀元之選 後漢楊寶推恩救雀 其子孫四代三公 其他以施仁而得善果者 史書所載 不一而足 天之報施仁人 顧如是乎 方今天下之士 競言利而不言仁 馴致妖氛迭起 浩刦時行 民不聊生 至如此極 本社秉上天好生之仁 特示人以仁字之用 蓋仁為性之所出 義為理之所生 性賅乎理而義即統於仁也 吾願天下之人 以仁存心 曲體天地好生之德 以仁接物 悉合聖神救世之心 己溺己饑 無分乎種族民物 無善無惡 悉庽以愷悌慈祥 浩浩乎正氣塞乎兩間 戾氣消於宇宙 風同道一 萬眾歸仁 斯堯舜禹湯文武之郅治 不難再見於今日矣 艷乎爍哉
 

沒有留言: